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223期 >> 008版 专题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编辑

项目攻坚不断突破,水资源管理持续加强,全域治水全面铺开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本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苏欣

2024.01.03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旗山湖公园。

  地处祖国东南的福州,山海相连,底蕴深厚。闽江、敖江、大樟溪穿流而过,润泽一方,构建了福州城水的血脉;鼓山、五虎山、青云山等山脉巍峨雄壮,架起福州城山的脊梁。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福州城以近乎展怀的姿态拥抱大海,与群山共同构筑了这座多山鼎峙、河网密布的山水之城。

  有了这样的天赐资源,福州选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去年10月28日,联合国人居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揭晓,福州成为全国唯一获奖城市,推进全域治水典型经验举世瞩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去年初,福州提出新时代全域治水的思路目标,实施强基宁水、集约用水、控源清水、以文活水、产业兴水、数字管水、护河爱水七大行动,用好水资源、抓好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和水环境,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把最好的水资源留给人民。2023年12月27日,《福州市全域治水条例》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为全面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的海滨城市、山水城市保驾护航。

  集约用水

  项目全力攻坚

  让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千呼万唤中,平潭输水线去年7月14日投入使用。至此,总投资61.6亿元的“一闸三线”工程(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困扰闽江口城市群、平潭综合实验区多年的供水短缺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惠及580万人。

  “一闸三线”全线通水,是福州市水利工程提质增效、全力进行项目攻坚的缩影。2023年,福州水利建设投资和项目攻坚延续良好态势,为保安澜、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率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位列首位,市水利局在“项目攻坚增效年”专项行动阶段考评中排名全市第二。

  资金保障是开展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去年,市水利投资建设保持强劲势头,全市计划投资82.96亿元,比2022年初的投资计划增加22.7亿元;全市完成水利投资83.88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率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全市94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其中新开工21个、基本建成23个。”福州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张麒蛰说。

  有了资金支持的底气,福州市水利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一库三线”组织工作专班多次赴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沟通,争取到中央政策倾斜和国家部委支持,正在加快推进可研相关前置专题;持续推进向马祖供水工作,去年5月首次完成共识文本交换,二期工程大陆侧先行段已于去年11月23日动工建设……

  同时,福州市水利局着眼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去年全市完成投资71853万元,已开工建设水厂11座,累计铺设管网1086.15公里,48.14万人受益,建成东南汽车城自来水厂、竹岐乡鸿尾乡供水工程等规模化水厂。

  【民生福利】

  只为清流润万家

  天刚亮,长乐区居民余先生走进厨房,拧开水龙头,用烧水壶接了一壶清水,“以前喝的水很咸很‘硬’,时间久了,水壶里积了一层厚厚的水垢。现在喝上大樟溪的好水,口感很好”。

  巍峨的五虎山下,闽侯县祥谦镇江中村、禄家村的村民,喝着来自三溪口水库、水厂的洁净自来水,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我们原来一直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而发愁。”江中村村民刘金建说,“一闸三线”工程通水前,他们喝的水来自乌龙江,是村里小型水厂生产的。随着去年7月“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日供水10万吨的东南汽车城自来水厂建成投用,青口片区20多万人彻底告别干旱缺水、水质不佳的状况。

  “群众不仅要‘有水喝’,更要‘喝好水’。”张麒蛰说,“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霍口大型水库主体工程建成,昌西中型水库等骨干蓄引调水工程持续推进,稳步构建我市“三江一溪八节点 五横四纵两输出”的骨干水网。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来自大樟溪的水源源不断流入平潭三十六脚湖。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滨海新城东湖两岸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强基宁水

  把好水安全 让水资源成为“幸福水”

  水是福源,也有隐忧。福州多样化的水生态环境,时刻提醒水利人整治水患是民生大事。

  为有效解决因台风、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福州开出治水良方——“五江一溪”闽江防洪工程(福州段)进入收尾阶段;旗山湖节制闸工程投用;我市重大山洪防治和生态补水工程(“高水高排”工程)东线去年汛期发挥泄洪作用;动建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将补齐主城区防洪短板……

  近年来,福州水旱灾害防御扎实有效,推进智慧水利数字孪生建设、加强水工程综合调度机制,着眼系统推进闽江、敖江、龙江、大樟溪、淘江等流域防洪治理,持续提升中心城区、滨海新城、大学城(科学城)排涝能力,构建洪涝兼治、系统完备的水安全体系,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福州江北主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每次有强降水,北峰、新店等山区的雨水都通过主城区内河排入闽江,增加了城区排涝压力,‘高水高排’工程应运而生。”市水利局建设处处长黄林灿说。

  “高水高排”工程还兼具内河生态补水功能,平时提引闽江水通过隧洞向八一、登云水库充水,向新店片区水系10条内河、东片区水系12条内河进行生态补水,提升内河生态水平。

  “项目开展攻坚以来,多个重要节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水利局总工程师王瑞说。截至上月底,“高水高排”工程主隧洞完成开挖28.89公里、占总长的94.9%,东线工程已具备泄洪排水能力,北线、西线正在攻坚推进剩余工程建设。

  【民生福利】

  数字孪生系统 风雨之中“显威力”

  走进市水利局综合调度指挥大厅,大屏幕上,虚拟仿真的溪源溪从永泰县赤岸发源,从上街镇倒著自然村进入闽侯,至上街镇马排村汇入南港。屏幕上还清晰叠加着当地的实时雨情、水情、气象预报等监测数据。

  这套系统就是溪源溪小流域(溪源水库)数字孪生试点项目,虽然还在试用期,但已在去年9月防御“海葵”台风中“显威力”。

  “当时预测溪源水库最大入库洪峰将达1290立方米/秒,达到百年一遇洪水标准。根据预报的水情、雨情变化趋势,这套数字孪生系统生成了调度方案,建议溪源水库提早预泄腾库,并逐步加大预泄流量。”该项目承建单位——四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炜回忆道,结合滚动生成的预案,溪源水库及下游流域的各闸站展开联合调度,削减洪峰1135立方米/秒,削峰率达88%,最大限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台风和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数字孪生项目的最大意义。”市水利局副局长陈异说,市水利局通过组建1个中心(水工程调度指挥中心)、修订1套规章制度、组建1个应急体系(12个应急工作组),在去年防台风暴雨应急响应期间,联合调度运用大中型水库等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通过拦洪削峰、错潮调度等方式,预泄腾库8096万立方米(相当于90个福州西湖的水量),拦蓄洪水8.36亿立方米,有效防御江河洪水。去年,全市420座水库、288座水闸、165条堤防安全平稳度汛。

  控源清水

  保护水生态水环境 让百姓感受“幸福河湖”

  

  市水利局:碧水清流润民生

  

  永泰大樟溪坵演段。

  “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福州念兹在兹:全力推进全域治水,在全国率先建立水系联排联调机制,成立联排联调中心,实现从“九龙治水”到统一作战;实施“双河长制”,把每月14日设为“河长日”,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如今的有福之州,水清河畅,碧波映城,城在山水中,人享山水乐,尽显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

  去年11月14日是“河长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河长林宝金来到龙湘水库,实地察看大樟溪水质,了解“一库三线”工程前期工作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和属地坚持生态理念,抢抓政策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完善方案、做好群众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城市水安全。

  治理好的河湖,怎样长效呵护?“河长日”是福州市以上率下促进各级河长积极履职的重要机制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市委、市政府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福州市‘河长日’,并自加压力提出,在水质全面提升目标完成之前,把每月14日作为‘河长日’,开展集中巡河护河、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等活动。”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拓展“河长日”内涵,市委、市政府将“河长日”延伸为“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提升全市河湖水系治理水平。

  “河湖长制”实施以来,福州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1016名河湖长到位履职,市、县、乡三级河长组织开展巡河护河活动近20万次,解决河湖问题10多万个……对市民而言,这不是一组没有生命力的数字,而是他们生活在有福之州亲水近水的有力支撑,是他们得以享受“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水乡韵致的背后力量。

  从几个人的力量,到一群人的努力。随着“护河爱水”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热心参与保护河湖,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继去年的《大兵小将》后,市河长办制作的《江心之约》再次荣获水利部举办的全国“守护美丽河湖”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民生福利】

  建设安全生态水系

  见证福州“水之变”

  冬日里,永泰县梧桐镇大樟溪(坵演村至白杜村段)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时有飞鸟掠过,两岸绿树成荫,村民们在溪边步道散步、健身。

  永泰县梧桐镇大樟溪(坵演村至白杜村段)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总长10.55公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该项目是福州建设安全生态水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市水利局以水系综合治理为抓手,以重大水利项目为依托,以整条流域为纽带,探索出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新模式。

  “没做安全生态水系前,这里只是一个土坝,坝顶杂草丛生。”该项目负责人说,项目建成后,将落实河长制,利用大樟溪穿过梧桐镇的优势,结合栖凤谷项目打造“生态休闲区”,推出“溪北露营+坵演栖凤谷”旅游路线。

  “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就是要利用自然禀赋打造返璞归真的环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项目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福州对水生态的珍视,体会到在有福之州生活的幸福。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林双伟提供

(全文共4314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