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371期 >> 001版 要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代表 珍惜时光 勤奋学习 砥砺品格 增长本领 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会谈 新力量在积蓄 新梦想在升腾 同续梅台缘 共织家园梦 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事项 导读 编辑

闽清全面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筑牢乡建乡创基础——


同续梅台缘 共织家园梦


本报记者 阮冠达

2024.05.30

  “很高兴融入这片土地。”

  “亲眼见证这个家园一点一滴成长起来。”

  “希望在创业过程中,为这个美丽的地方做一点事情。”

  ……

  日前,第二届“青连两岸——‘闽台出好牌’生活风格设计营”品牌发布会暨海峡乡建乡创家园开幕仪式在闽清县雄江镇举行,5个台湾创业团队先后登台,讲述梅台情缘,畅想未来美好生活。

  台湾创业者与闽清的美好情缘,源自闽清人才工作的卓越成效。近年来,闽清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构建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为闽台乡建乡创工作及乡村振兴“闽清样板”的打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制度支撑,构建引才“强磁场”。聚焦闽台乡建乡创等重点领域,闽清率先出台闽台乡建乡创合作15条实施意见,涉及产业、项目、平台等5个方面,统筹安排创建资金8000万元,为乡建乡创产业提供全方面支持与补助。去年,已有25个项目申请到省级补助,补助资金额度居全省县域第二位。

  政策落地落实,真金白银落袋,人才纷至沓来。去年,闽清共审核认定高层次、农文旅产业特色人才598名,引进民生领域紧缺专业人才219名。与此同时,闽清深化科技特派员“N+1”服务机制,邀请7个科创服务团队、73名省市科技特派员、548名高校学子扎根农村,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载体,搭建创业大舞台。步入刚刚揭牌的海峡乡建乡创家园,宽阔的大厅、完备的配套、充足的空间,为台湾青年的项目对接、交流洽谈及成果展示等多种需求提供了无限可能;更有闽台青年乡建乡创驿站、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可提供5年租金全免模式,提供办公与住宿服务。目前,已有14家企业入驻海峡乡建乡创家园。

  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与产创融合的创新实践,也为来梅台湾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去年以来,闽清积极引进7家绿色建筑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推动闽清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新增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不断厚植技术土壤,培育创业激情。

  “近年来,我们还重点实施‘1+N筑巢引凤’工程,搭建乡建乡创合作平台,引进台湾建筑师、文创团队、乡建乡创人才等。”闽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闽清还着手搭建乡建乡创项目库、人才库、企业库以及台湾团队名录,完善项目找企业、团队选项目的“双选机制”,以人才流汇聚项目流、技术流、资金流。

  服务拴心,打造留才好生态。近年来,闽清大力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针对重点人才实行专班服务制度,提前对接,全程跟踪,实现人才“一趟不用跑”;筹集人才公寓74套和人才周转房房源,持续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和“租售补”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住房需求。

  “近年来,根据台湾青年创业需求,我们还加速建设产业综合体、众创空间、人才工作站等载体,打造暖心服务平台。”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闽清先后打造了“海峡建筑师家园”服务网点、“雄江有好市”周末集市、两岸夜色经济示范基地等,让台胞更快更好地融入第一家园。

(全文共1251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