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374期 >> 004版 综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穿越古今 赏华裳之美 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开展大型义诊 渔博会上探“鱼迹” 寻美追味乐无穷 感受科技魅力 体验探索之旅 连江如何吃透“一粒鲍”? 多彩过“六一” 关爱助成长 中山社区举办童趣派对 编辑


连江如何吃透“一粒鲍”?


——“鲍走天下 鱼你共赢”鲍鱼产业战略发展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叶建隆

2024.06.02

  

  连江如何吃透“一粒鲍”?

  

  大厨现场制作鲍鱼菜肴。本报记者 包华摄

  

  连江如何吃透“一粒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教授作主旨发言。本报记者 包华摄

  在大食物观引领下,作为多途径食物来源之一,鲍鱼产业的供给安全能否持续得到保障?为实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标,产业该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1日,科创中国·福建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连江鲍鱼价格指数体系建设初步成果发布会——第二届“鲍走天下 鱼你共赢”连江鲍鱼产业战略发展大会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我们牢记嘱托,向海图强,继续努力把‘蓝色粮仓’这篇文章做精做好,让‘蓝色粮仓’愈发充裕稳固。”连江县委书记陈劲松表示,聚焦“一粒鲍”“一条鱼”“一根海带”全产业链,连江持续探索建立水产品品类价格图,借助权威专业平台发布渔业指数,建立大黄鱼等产品全国性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全面打造渔业产业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渔业全产业链数据价值积累和释放,做大做强“世界渔都”城市IP,推动海洋强县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场大会的背后,彰显“中国鲍鱼之乡”吃透“一粒鲍”的创新力量和澎湃活力,亦是连江县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做强海洋经济的缩影。

  抢占先机

  掌握市场话语权

  连江东濒台湾海峡,南扼闽江入海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连江就尝试鲍鱼海上养殖,时至今日,已被誉为“中国鲍鱼之乡”,全国平均每三粒鲍鱼就有一粒来自连江。如何才能精准反映鲍鱼市场价格走势,更好掌握鲍鱼产业话语权,深度吃透“一粒鲍”?活动上,连江鲍鱼价格指数体系建设初步成果的发布,开启了鲍鱼产业“春天模式”。

  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海连江”专班、国家统计局连江调查队与福建理工大学陈晓平教授团队组成工作、课题专班,协作构建连江鲍鱼价格指数体系模型。该体系由生产者、集贸批发、消费零售三个部分构成,通过科学设计指数模型,客观赋予权重,综合反映鲍鱼市场价格走势,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这是连江鲍鱼产业迈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提升连江鲍鱼产业品牌影响力,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价格话语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刘雪松表示,连江作为全国水产大县、中国鲍鱼之乡,通过大力推进种业科技创新,与专家院士合作搭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鲍鱼新品种,将鲍鱼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加快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记者从会上获悉,连江县从1998年初次尝试鲍鱼规模化养殖,到如今已构建起鲍鱼产业的“四梁八柱”,即鲍鱼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等4个完整产业链,以及良种育苗基地、饵料配送、养殖基地、数据中心、生产研发基地、活鲍档口、供应链公司和直播基地等8个核心板块。2023年,连江养鲍面积1530公顷,鲍鱼养殖产量达5.66万吨,产值达47.46亿元,连续多年雄居全国县级榜首。

  抢占未来

  连马携手谋发展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连江是祖国大陆距离马祖最近的地方,近年来坚持发挥“近台临马”优势,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基础上,突出以业促融,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连马产业合作如何再深化?

  大会上,连江县国投集团、福建(连江)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与福马经济贸易发展协会、观光特色产品发展协会等合作,打造两岸贸易集散中心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及福马跨境电商产业联盟。

  “连江是众多马祖乡亲的祖籍地,陆续推出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我看到了连马经贸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广阔前景。我们将充分利用两岸贸易集散中心这个平台,把连江优质的海产品销往马祖,让更多人品尝到质优价美的连江海产,同时让更多马祖产品进入连江乃至福州市场。”马祖企业代表刘先生告诉记者,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借由电商平台赋能,和连江开展更深入更多元的交流合作,让更多马祖乡亲感受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

  记者获悉,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后,连江县抢抓政策机遇,高位推动县国投集团与福建福马电商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福建(连江)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签约入驻台企超50家,入驻台湾青年60多人,实现两岸贸易电商销售近千万元。

  “我们利用在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分析、跨境直播的优势,与马祖相关企业、协会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两岸贸易集散中心跨境体系。”福建(连江)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副总经理朱佳丽告诉记者,产业园将在培育电商人才队伍、建好电商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推动马祖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多家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提供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直播合作以及供应链系列服务。

  抢占市场

  共建“海连江”生态圈

  当前,连江渔业正在进行全产业链综合转型升级,“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应运而生,通过“‘海连江’+单品+企业”模式,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全程可追溯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向现代渔业服务、渔业科技创新、渔业品牌建设、渔业文化传承等多方面拓展。

  为了更好提升价值链,大会上,连江县文投公司、县供销社、福多贡甄选(连江)科技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企业共同签订“海连江”产品供销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海连江”营销生态圈。

  作为“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实施主体,连江文投如何让营销生态圈大放异彩?“我们将通过市场分级分类,制定企业入驻标准、产品标准和营销体系,提升连江食品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助推连江优质海产走入千家万户。”连江县文投公司副董事长陈一扬说。

  记者获悉,在“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方面,连江县采取“1+N+X”模式,通过严格质量把控,以“一品一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抓手,筛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海连江”品牌管理体系,如今已有近30家企业加盟、超200种产品入驻,助推连江打响“世界渔都”品牌。

  连江县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响“海连江”公共区域品牌,可以实现美食一子落而满盘活,撬动的是消费、文旅、产业、就业,牵起的是连江共同富裕的纽带,实现的是连江景美、味美、文美、业美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全文共2560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