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715期 >> 003版 综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滨海快线全线空载试运行 我市两个数字城市项目获全国奖项 从“小山水”走向“大山海” 福清渔溪镇中心街南段“断头路”即将打通 永泰良种良法孕育丰收“好苗头” 全省首个台胞银龄人才驿站落地闽清 211省道大湖乡段临时交通管制 通勤快线7下周开通 公益广告 编辑


永泰良种良法孕育丰收“好苗头”


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林娇

2025.05.09

  

  永泰良种良法孕育丰收“好苗头”

  

  温室大棚内培育的制种玉米苗。(永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报讯(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林娇)昨日,永泰县大洋镇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工人们分散作业。有的专注地将营养土精准填进黑色育苗盘,为幼苗提供充足养分;有的则熟练地搬运育苗盘,动作流畅利落。与此同时,大棚外的田野间,第一批制种玉米苗的移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户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融为一体。

  “我们到5月底基本能完成育苗工作,第一批玉米苗能播种200亩左右,每亩产300斤~500斤玉米种。”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负责人蓝昌介绍,经过约120天的生长周期后,这些幼苗产出的玉米种子将被送往加工厂,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烘干处理,最终销往全国各地,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玉米种源。

  目前,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拥有三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占地约7000平方米,培育着万鲜甜2403、万双色119等70余种优质玉米品种。大棚内配备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化设备,工作人员只需借助机器,即可轻松调控棚内环境,完成调温、通风、催芽、喷雾等操作育种,全过程科学规范,从种子处理、催芽,到播种、苗期管理,每个环节均有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控。

  蓝昌告诉记者,现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的种植区域已经覆盖大洋、盘谷等乡镇,基地正在积极推广承包制的育种模式,将土地承包给乡镇的农户来育种,公司兜底回收,平均一亩地收入可达到五六千元,进一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全文共636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