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719期 >> 003版 综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乐学小窍门 共护水资源 家训润童心 榕台共传承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30名优秀学生获奖 三港路高空景观步道全面动建 关于拟注销长乐市宝利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小额贷款经营资质的公告 编辑

我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走进福建农林大学——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本报记者 傅亦静

2025.05.13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灭火无人机吸引学子们的眼球。本报记者 叶诚摄

  

  “呜——”随着一阵警报声响起,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一场地震逃生演练在校园展开。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由福州市减灾委、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福州日报社等主办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昨日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通过开展防震减灾主题表演、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防震减灾主题科普展等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知识盛宴。

  超燃舞台秀

  科普宣传火出圈

  上午9时30分,常盛会议中心的舞台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的一声声指令下,搜救犬“天籁”“海盗”完成了坐、立、站等动作。除了听从指挥,它们还精通箱体搜索、障碍攀登、废墟搜救等技能。搜救犬分队成立于2008年9月,共有搜救犬只12只,其中“海盗”“天籁”“点点”2019年在民房倒塌救援中表现突出,被支队授予“功勋犬”称号,它们的英雄事迹让现场师生赞叹不已。

  “灾难发生时,要有序撤离,千万别拥挤推搡。”现场,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艺术团Bbox&rap队带来原创节目《避震指南》,将逃生技能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歌词,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随后,防灾减灾科普讲解大赛获奖选手代表陈苏带来《东西塔的抗震秘方》主题演讲,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科普展+游戏

  安全课堂活起来

  在科普摊位展示区,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球形气垫等救灾设备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师生围观。

  “上个月在某小区的火灾中,这台无人机搭载水带在高空灭火,火势迅速得到控制。”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空勤基地队长王霖向师生们介绍消防无人机的“十八般武艺”。据了解,这台无人机承重40公斤,能够搭载水带飞到30米至100米的高空进行灭火,去年以来已执行上百场任务。

  现场,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开展AED教学、海姆立克教学等应急救护技能演示。师生们还参与防灾减灾越野挑战赛、科普游戏,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防灾技能。“此次活动收获满满,学到了许多防震减灾知识,还观摩了救灾‘黑科技’,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郑雪说。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每年定期举办防灾减灾活动,同时,将安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开设《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题》等课程;开展《登陆台风作用下福建沿海城市冠层风灾危险性研究》等灾害风险评估、生态修复方面科研攻关,为福州防震减灾事业注入科技和人才力量。

  开展丰富活动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每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福州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还将举办第五届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同时,将走进福州市钱塘小学、晋安榕博小学、桂溪社区、体育中心社区等学校和社区,开展应急演练、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是福州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福州已建成1个应急综合保障基地,138个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站,309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202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强化应急装备保障,采购26770台(套)装备,确保救灾物资一个小时内送达灾区,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共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全文共1519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