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的流花溪。
上接A1版
为达成上述任务,市城乡建设局将采取3项举措:
强化“主城—滨海”东扩南进通道,高水平开发通往新区新城的快速通道,构建城区往江南CBD片区、三江口片区、滨海新城的沿江面海开放发展格局;
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区域快速联动体系,降低通勤时间和物流成本,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老城交通品质,立足福州现状,结合地块出让、地铁建设等城市发展需求,及时补充配套道路,优化城市重要交通瓶颈节点,改善市民出行品质。
排水排涝更高效
建100个路面行泄通道
目标:推动斗顶、杨廷等水库加固、清淤,推进东风排涝站排涝机组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提升水库防洪库容,降低排涝站起排水位,提高区域防涝能力。通过建设路面行泄通道、增设末端强排设施及改造雨水系统等措施,提高小流域应对短时暴雨的能力。
任务:配合开展斗顶、杨廷水库除险加固以及东风排涝站改扩建项目建设;建设100个路面行泄通道、增设4个末端强排设施,改造3公里雨水系统。
灯光夜景更璀璨
推动4个灯光夜景项目建设
目标:结合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工作,以“补点补线补面”为主,补充完善城区主干道(五一五四路)、闽江岸线、桥梁、内河水系、公园等夜景,提升灯光文化内涵,为夜色经济发展助力。
任务:推动闽江夜游核心段暗区、五一五四路、洪塘大桥、洪山桥等4个项目的灯光夜景建设。
乡村环境更生态
新建污水管网100公里
目标:组织专题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整治既有存量裸房,逐步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水平。
任务:新建生活污水配套管网100公里;指导各县(市)区在现有县级图集导则基础上继续编制乡镇级图集导则;培训镇村干部和土木工匠1500名。
供水供气更有保障新增管道燃气用户5万户
目标:自来水管网漏损率稳定保持在8%以内,饮用水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饮用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力争全国领先。推进天然气场站和管网工程建设。
任务:今年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8公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5万户,推进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55公里,新增LNG罐容600立方米,新增管道燃气用户5万户。
为达成上述任务,市城乡建设局将采取3项举措:
加强市政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加大老旧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力度,强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持续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启动直饮水试点建设;
随新改扩建道路工程等建设项目,新建和改造燃气管网,完善管网布局,不断拓展供气区域;
在管道供气规划区内,推行配套管道燃气设施建设与新改扩建住宅项目“三同时”,结合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推进燃气管道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管道燃气用户。
城市管理更智慧
力争建成扬尘监控平台
除了上述举措外,市城乡建设局将大力推动智慧平台建设,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同时将推动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让城市更生态,更文明。
智慧平台建设方面,市城乡建设局今年力争建成5个建设行业信息平台,分别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平台(一期)、城市体检信息平台、排水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城市扬尘监控平台。加快推动2个信息平台建设,分别是城区水系可视化管理平台、地下综合管线平台。
市城乡建设局将结合施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在市管工程探索研究建筑工地智慧化监管措施,对PM2.5和PM10数值进行分级管控,提高监管效率。
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市城乡建设局将出台推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政府投资项目、大型公共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应用的办法。
今年,市城乡建设局还将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建设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五级十五同”办理,做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