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2017年9月搬迁到凤湖新城以来,发现周围有大凤山、小凤山,首凤路、凤尾路、凤凰池等诸多带凤的地名,于是向当地老人了解情况,同时查找有关资料,试述福州与凤的渊源。
一
史载晋太康三年,皇帝派严高治理福州,他请地理学家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郭璞(在地图上)指着一群小山聚集的地方,对福州的地形作《迁城记》描述:“其城形状,如鸾如凤,气势盘肇,遇兵不乱,遇荒不掠,逢灾不染,其甲子满。”其言下之意,把福州比作“凤城”。福州建子城时,整个城池的形状似凤凰,而凤鸟则是吉祥之象征,能驱邪禳灾,纳福迎祥,五百年后一定很繁华。确实后来是“大盛”了。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院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古代福州有凤城之称,因此说福州是个福祥之城。
地名带凤,还有源于福州座五凤(峰)山,《闽都记》:“由大鹏搏而来。五峰秀耸,延亘教里,为郡后扆”。福州方言“峰”与“凤”发音相近,“五峰山”就成了“五凤山”,东起义井村、西至铜盘,东西走向,横卧如五只巨型凤凰,山势从东向西依次一、二、三、四逐渐降低。四凤山西侧高度遽然降低,到五余脉称“凤尾山”。
主峰(一凤山)东麓,山势险要,山顶可俯视福州城区,乃历代兵家要地,俗名北坛山。其北是新店义井村与王墓村,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写道:“在郡北大鹏山之南,俗名北坛山……其北地名王墓,传为王延翰葬所,即太平地藏也。”
五凤山北麓是马鞍峡谷,北边就是北岭山脉。五凤山南麓以三凤山居中,同左右的二凤山和四凤山犹如大鹏展翅,昂首向南俯瞰福州城。凤尾山分两脉枝往南延续,东为竹柄山,西为铜盘山。凤尾山、竹柄山跟铜盘山围成铲状簸箕形的小湖湾;三凤山南麓跟北坛山、竹柄山围成凤湖湾。岁月流逝,两个小湖湾成了铜盘小平原和泉塘小平原,它们各有小溪,汇水向南流入西湖。
五凤山有座信众较多的“五凤山柏姬庙”。柏姬庙原在津泰路,明代津泰路是福建省都察院,东侧叫“柏衙前”。元至正年间,福建行省郎中(相当省长)名叫柏帖穆尔,蒙古人,为官清正廉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他见福州城守不住,便叫十岁的女儿(柏姬)跪在佛龛前,骗她“你叩头拜佛,可保爹娘无恙。”女儿叩头时,柏帖穆尔用沉重的米袋将她压死,后将妻妾带到楼上,与自己一起自缢,引火自焚。后人怜悯柏姬惨死,在原宅址附近建“柏姬庙”(俗称白鸡庙)纪念。民国后柏姬庙破败,信众于1926年在五凤山立柏姬庙。1952年,柏姬庙的土地被征用。2000年,信众在附近天泉路梅柳山新建庙宇,仍取名“五凤山柏姬庙”。
如今,五凤山已建成五凤公园,成为进入福道的入口之一。
二
形如五只凤凰的五凤山,其中一只凤凰向南延伸,形成凤凰山(古籍写凤皇山),即今日的将军山。清代林枫的《榕城考古略》记载:凤皇山,在一都。旧有香岩寺,今废。有桥亦名凤皇。今石梁仅存,而地犹称凤皇池。就是说,先有凤凰山,后有凤凰桥,出现了凤凰池。“凤凰池”的“池”,是因为附近的凤凰山的形状四面包围,好比一口池塘,说明虽然名字叫凤凰池,实际上是山地的地名,并非池塘。凤凰池作为凤凰山的组成部分,昔日为西郊山野,位于今西洪路北侧,西边为祭酒岭,到了清末渐有民居,村庄形成后,村名依据地势取名“凤凰池”。所以今工业路与西洪路交叉口一带,有凤凰池社区、凤凰池新村、凤凰剧院,凤凰假日酒店等。
凤凰池这个地名,当地老人说,相传与一个古代爱情故事有关:今凤凰池新村地段,原先有大池塘,明朝万历年间,福州城一位陈御史的女儿玉珠长得花容月貌,是一名才女,平日里与住在池塘附近的书生郑文有诗文往来,两人渐生情愫,私订终身。当郑家托人说媒时,陈御史却以双方门户悬殊为由,拒绝了这桩亲事。
玉珠怪父亲嫌贫爱富,说书生郑文的才情学问皆是一流。陈御史决定出对联考一考郑文,他出上联:“长颈锡壶腰间出嘴。”要求郑文三天之内对出下联再谈婚事。书生因为心乱如麻,想不出下联,第三天傍晚托人到陈府致歉告别。玉珠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平头铜锁肚里生牙。”并命丫环送到书生家中救急。结果书生没等到下联,觉得无颜面对玉珠,跳池自尽了。伤心绝望的玉珠万念俱灰,也含泪跳入池中,随爱人而去。不久,池塘上空飞来了一对凤凰,在水上飞来飞去,连续三天都不散去。后来,福州人就把这口大池塘叫作凤凰池。
改革开放后,凤凰池被填成平地,建起了凤凰池新村,而原先的凤凰池爱情传说,也逐渐少为人知了。
福州的凤凰还有一个传说:仓山区南台岛北部土地肥沃,平原地带称凤岗里。古代飞来一只凤凰栖于凤岗里南端山头上,乡人奔走相告。一个时辰后凤凰展翅高飞,盘旋高空许久,乡人高呼:凤凰来兮,必定福地!且此山形轮廓犹如一只敛翼即将降落的凤凰,于是称为飞凤山,乡村叫凤岗乡。如今这里辟为飞凤山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三
福州闽江大桥(二桥),桥南环岛中间,三只古铜色的雕塑凤凰迎风展翅,在高耸的大理石菱形石碑顶端,昂首朝三方向齐鸣,圆形底碑座中,刻着“凤鸣三山”。
“三山”是福州的代称。唐末五代王审知到福州为闽王,扩建福州城,环绕子城建罗城墙,风景秀丽的九仙山(于山),闽山(乌石山),越王山(屏山)圈入城中,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福州便有了别称“三山”。
宋代诗词里就有“三山”的福州代称,且蔚成风气。如辛弃疾《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宋龙昌期《三山即事》,以及陈轩《冶城》的“城里三山古越都”,谢泌《福州即景诗》“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等。
自古福州民间还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说法。“三山现”指屏山、于山、乌山。这三山呈三足鼎峙于今八一七路的中轴线上,十分醒目,所以称“现”。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都是指“三山”的支脉、余脉。福州建城2200多年来,城郭不断扩展,城内楼房建设日新月异,人口繁衍迅速,“三山”的支脉、余脉深藏在闹市里,藏而不露,若想造访,有的还是能找到踪迹。有的经过岁月磨砺,掘断铲平只剩下名字,早已看不见了。
在海内外许多福州籍人士的聚集地,“三山”也时常作为会馆的名称,比如美国的福建三山会馆。1909年,福州人集资兴建的上海中山南路的“三山会馆”,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此外,苏州明万历年间建的万年桥大街“三山会馆”、浦城大西门磡头街清乾嘉年间建的“三山会馆”等今都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