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372期 >> A05版 精勤两甲子 奋进新征程 历史上的闽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责编

抗战时期搬到永安,校舍被炸仍培养出1435名毕业生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张信容 李晖 图片由石美祥翻拍

2023.10.25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喊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简称“闽师”)内迁永安。日军频频轰炸,闽师在硝烟里舌耕不辍,教泽四播。

  1938年至1945年,闽师兼办多所民校,推出师范生包教制,普及义务教育;组织抗战宣传队,写标语、贴壁报,动员民众武装抗日;成立抗战剧社,演露天剧、教抗战歌曲,鼓舞民众抗日士气……

  80多年过去了,闽师在困境中坚持教书育人、积极参与抗日救国的精神,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爱国、奉献、自强、团结,将永远激励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薪火相传、奋发前行。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抗战时期,闽师迁到永安文庙办学。

  内迁永安:因地制宜继续办学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学生们在“抗战建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合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一路烧杀抢掠,并对我国学校及学术文化机关进行摧残破坏,妄图用炮火摧毁反日文化的集散地。

  1938年日寇战火烧到闽海,福州告急。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吕南勋介绍:“为延续中华民族文脉之根基,保存教育机构,1938年3月,闽师内迁永安,教学设备、图书仪器、生物标本等装箱用汽车溯闽江而上运至南平,随后改用汽车或木船经沙县运抵永安。”

  闽师内迁永安城,来不及新建校舍,只有文庙(孔庙)可以安排一部分人。闽师采取特殊措施,让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分散到各个乡村去做民众工作,宣传抗日救亡。留在校内的学生则组织“晨呼队”,黎明即起,列队唱着歌曲走到街头巷尾,促进居民早点起来工作。

  鲁迅好友、作家许钦文当时是闽师的国文教员,他在1993年出版的《闽师之源》一书中回忆道:“文庙的房间并不多,大殿权作礼堂,东西厢房做教室,一些偏房做师生宿舍。因陋就简,凡事将就,教学却很认真。为着救亡,意志坚定,精神是一点都不敢松懈的。到了树林里,把小黑板挂在高大的松树干上,学生席地而坐,‘鸟鸣山更幽’,松涛呼呼,大自然的教室显得格外清静,教师们清晰地讲解,学生倾耳静听。”

  校舍被炸:

  借用祠堂教学

  

  闽师内迁:硝烟中树起丰碑

  

  男生宿舍被炸后,学生在废墟中寻找可用的生活用品。

  1939年5月9日,日寇轰炸永安,闽师文庙校舍被炸。

  “那日上午,我们前往小山坡上课。刚到不久,就响起了预备警报,接着又响起紧急警报。刚跑进山林还没隐蔽好,东南方的天空出现敌机三架,又三架、又三架。眼看着这伙强盗在上空绕了一圈,就俯冲投弹,没过几分钟,就听到‘轰轰’的爆炸声。”1942年毕业于闽师的王焕刍在《忆母校被炸迁大湖》一文中写道。

  警报解除后,传来了坏消息:学校被炸了,厨房、膳厅、教室、男生宿舍都被炸平了。“大家要立即回校,但被军事教官劝止,以防敌机重来。真是万分焦急,好难熬过。记不得是否吃过午餐,只记得《大刀进行曲》唱得很起劲。”王焕刍回忆道。

  1939年5月10日,闽师迁往距永安城关20多公里的大湖乡,借用当地祠堂、庙宇、民房作为临时校舍,继续办学。

  闽师把天爵公祠作膳厅,庆元公祠作图书馆,陈忠毅祠作科学馆,江王祠作医务室和农场。闽师还将璞园公祠作为女生宿舍,名“笃行斋”,门口写着“壮志追红玉,英风效木兰”的对联;把达斋公祠、振华公祠、敬轩公祠作为男生宿舍,名“尚勇斋”“立信斋”“居仁斋”。

  闽师的师生们还建了一座7米高的“抗战建国阵亡将士纪念碑”,矗立在大湖乡的入口处,弘扬抗日将士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三杆教育”:

  拿起笔杆枪杆锄头杆

  爱国志士王秀南自1938年6月起任闽师校长,他把“愿将铁血夷倭寇,敢献头颅奠国基”作为座右铭,并印在自用的信笺上。

  “在大湖乡的办学过程中,王秀南校长提出了‘三杆教育’,即拿起笔杆能写,做个有学问的学生;拿起枪杆能从戎报国,抵抗外侮;拿起锄头杆能生产劳动,自食其力。”吕南勋介绍。

  在这一战时办学方针的指引下,闽师兼办了多所民校,负责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闽师还推出师范生包教制,要求每一名学生包教一两个文盲识字,收效很大。

  闽师学生组织抗战宣传队,每星期轮流到附近的村子宣传抗战形势,写标语、贴壁报,动员民众武装抗日;成立抗战剧社,演露天剧、教抗战歌曲,鼓舞民众抗日士气。其中,抗战剧社在永安南门戏院公演的大型话剧《家》,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为解决粮食问题,闽师每周安排学生上两个下午的生产劳动课,学生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种菜,每学期一个学生要上交25公斤青菜。有时食堂缺粮、缺柴,闽师就临时组织学生到外地挑米,上山砍柴。就这样,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坚持办学。

  “大湖师范生的生活是清苦的,但给我们一生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到天南海北、穷乡僻壤,我们都能适应,不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1944年毕业于闽师的叶拱枢在《忆“三杆教育”和“国民教育示范区”》一文中写道。

  育才摇篮:

  硝烟中1435人毕业

  当时军训是闽师的必修课,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服装:男生穿草鞋,着黑色中山装,戴学生帽,扎腰带,打绑腿;女生上着士林蓝旗服,下穿黑裙。

  “在大湖学习的几年里,印象很深的是军事化的生活。不仅学习过《步兵操典》中的有关章节,还学习了军礼的由来及步枪的结构和名称等。”1943年毕业于闽师的连郁文在《在大湖的军事化生活》一文中介绍,学校每天早上要举行升旗仪式,起床钟一响就要迅速穿衣、戴帽、穿袜鞋、打绑腿、扎腰带,一般要在5分钟内跑步到操场,站到自己的队列。如果迟到了,要在队伍之外立正,由考官询问原因、斥责,是很丢脸的。

  叶拱枢在《忆“三杆教育”和“国民教育示范区”》一文中也写道:“考官像管士兵一样管学生,清早操练,每周还有两个下午上军事课,使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常识。如果真有战事逼近,我们这些学生有三分之一是可以拉得出去的。”

  “从1938年到1945年的近8年时间里,闽师共有8届学生1435人毕业。”吕南勋介绍,毕业后,他们多数在福建各县市从事教育工作,有的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有的到台湾任教或择业,也有的到东南亚国家谋生。还有的学生尚未毕业,就直奔抗日战场杀敌报国。

(全文共2644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