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964期 >> A01版 要闻·导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导读 七月榕城艺韵浓 十多场演出等你赏 施云:警营里的书法家 责编

艺术思维与刑侦智慧交织


施云:警营里的书法家


记者 肖远强 叶诚

2025.06.25

  福州人物

  

  施云:警营里的书法家

  

  施云。

  

  近日,福州市公安书画协会副主席、二级高级警长施云又收到了福建省公安厅等单位的书法作品约稿。这样的邀约,对他而言早已是常态。

  施云,毕业于华侨大学美术学院,1996年加入公安队伍后,长期在刑侦一线工作,以藏蓝制服守护一方平安,以笔墨纸砚传递公安情怀。

  初见施云的书法作品,很难不被其笔下兼具金石气韵与文人雅趣的风格所吸引。这份艺术造诣的形成,源于他自幼对翰墨的痴恋。幼年时期,施云便叩开传统书法的大门,遍临历代名帖,尤其对唐楷的法度森严与“二王”的风流韵致心摹手追。在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施云的书法之路迎来重要转折。在王乃钦等名师的指授下,他系统深入学习,在《张迁碑》《曹全碑》等汉碑中探寻古朴意趣。

  为求突破,施云还精研米芾行草,在《蜀素帖》《苕溪诗帖》中参悟“八面出锋”之妙。此外,他的创作思维从不囿于书斋案头,而是善于在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围棋对弈的布局谋篇、乒乓球运动的节奏把控,其实都与书法创作的思维方式相通。”他表示,这种跨界思维让他在处理书法的虚实、疏密、开合等关系时,更具整体观与节奏感。

  在公安文化领域,施云的名字早已被业内熟知。2021年,为致敬英模、纪念潘东升同志,他创作的两幅书法作品被《人民公安》采用,并受邀为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全国公安文联集邮协会、福州市公安局联合发行的纪念明信片题写封面。近年来,他的作品还入选公安部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书法展、福建省公安厅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书法展、第八届福建公安艺术作品展等。

  除了书法创作,施云在文字创作领域同样笔耕不辍。“无论是书法还是写作,我都想传递出公安队伍的精神气质。”施云介绍,他曾主笔和参与编撰《蓝剑行动系列》《福州神探》《剑出锋芒——福州刑侦风采录》等数十篇文章,在《人民公安报》《福建日报》《福州晚报》等平台刊发。

  一边是笔走龙蛇的书法艺术,一边是抽丝剥茧的刑侦工作,施云将二者巧妙融合,把临帖时对笔法细节的极致追求,转化为勘查现场时对证据链的严谨梳理,将书法布局中的整体观,运用到案件侦破的全局谋划中,走出了一条艺术思维与刑侦智慧交织的独特路径。

  

  施云:警营里的书法家

  

  扫码了解更多信息

(全文共94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