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海外版  >> 第822期 >> 004版 美丽乡土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闽清下炉村:宜居 宜业 宜游 福清岸兜村:诚信文化永流传 编辑

华侨返乡办农庄 干部齐心修路治水


闽清下炉村:宜居 宜业 宜游


陈木易

2020.12.14

  名片

  闽清白樟镇下炉村距闽清城关15公里,福银高速路云龙出口7公里。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古代礼乐家陈祥道、陈旸墓地及旗杆厝等历史文化古迹。该村于2015年入选福建省级第一批传统村落,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闽清下炉村:宜居 宜业 宜游

  

  游客在下炉村体验农耕的乐趣。闽清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片无人栽种的荒地成了一个占地1500亩的农庄;又窄又弯的乡间小路拓宽改造成平坦通畅的雄白线公路;一下暴雨就洪水泛滥的河道经过改造后,沿河修建了一条休闲步道……靠着返乡华侨和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今的闽清白樟镇下炉村不仅有了“人气”,还有了“生气”。

  不忘初心

  归国华侨返乡办农庄

  近日,下炉村10多位村民到村里的羊顺农庄种植月季,依工种不同,日薪为150元~500元不等。

  这个农庄是由返乡乡贤、马来西亚华侨刘兴顺投资建设的。

  刘兴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刘霖举16岁离开下炉村到南洋谋生。上世纪70年代,多次重回故土的刘霖举注意到村里环境每况愈下,经济发展萎靡不振。临终前,他希望刘兴顺能不忘初心,返乡为村作贡献。

  为此,2015年4月,59岁的刘兴顺回到了下炉村,前后“接管”村里1500亩土地,创办起了羊顺农庄。5年来,他投资了3000多万元,将大片无人栽种的荒地改造成了绿油油的农田、山林,并建起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房,如棋牌室、高尔夫球推杆室等。

  下炉村支部书记刘健告诉记者,羊顺农庄给下炉村带来了高“人气”。2016年以来,平均每年到村里游玩的游客超过8万人次。今年9月,2020年闽清县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羊顺农庄内举办,更是让这里“火”了一把。

  如今,村民们除了可以到农庄工作,还可承包农庄内的卡丁车、KTV等项目进行经营,拓宽了增收渠道。

  履职有为

  帮助村民解决修路治水问题

  下炉村的变化,也离不开党员林巧清的奉献。

  此前,从白樟通往雄江的道路,有5公里途经下炉村。但这段路又窄又弯,常常堵车,严重制约附近多个村庄的经济发展。

  2017年,当选为闽清县人大代表的林巧清开始多方收集群众意见,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经过不懈努力,这条道路的建设终获批准,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已先行通车3.8公里。

  为了彻底解决暴雨后下炉溪洪水泛滥的问题,林巧清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到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河道治理。此外,她积极向电力、电信等单位反映有关情况,如今下炉村洋里辖区陆续装上了变压器,建设了通信铁塔,灯变亮了,手机也有信号了,村庄也变得更加宜居。

  未来计划

  打造“宜居 宜业 宜游”下炉

  下炉村是有福建省传统村落称号的古村,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旗杆厝,还拥有古代礼乐家陈祥道、陈旸墓地等。

  刘兴顺告诉记者,他希望借助“人气”和“生气”,利用羊顺农庄的影响力,联合村两委一同深度挖掘村内的文化特色,开展羊顺礼乐小村等各种团建、亲子、研学活动,打造“宜居宜业 宜游”的生态下炉、宜居下炉、人文下炉。

  “我希望羊顺农庄能成为下炉村的‘基石’,不仅让村里的留守老人有所依靠,更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个返乡工作的平台。邻里友善、环境美善,是我对故乡的最大愿景。”刘兴顺说。

(全文共134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