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今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将重点抓好以下各个方面工作。
二○二一年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坚持改革开放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加快“一区二十四园”建设,力争实施技术创新专项40项以上,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自贸区扩区,推出“首创性”举措30项以上,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
构建东南沿海开放新高地。积极申报空港综合保税区。推进中日(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构筑服务中国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加快中通、韵达、丰大冷链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城。推进福莆宁城际铁路、温福高铁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打造福莆宁岚1小时经济圈。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秒批”制,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力争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进入全球前20位。
坚持融合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三个福州”建设。办好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继续实施“双百双千”增产增效专项行动,精准帮扶重点企业2700家。深入开展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实施补短板项目183项以上。
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商业步行街提档升级,引进全球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打造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一批直播平台。办好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打造1~2个产业链完整、专业性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引进企业总部50家。
坚持城乡统筹 加快建设高颜值宜居城市
完善新区新城功能配套。推进福米智能智造园、数字教育小镇、中电福富5G产业园等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壮大临空经济示范区。
提升老城环境品质。实施新一轮市区、县城、镇区品质提升“十位一体”工作方案。
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建成道庆洲大桥、洪塘大桥、洪山桥等一批项目。开通地铁6号线长乐段,动建2号线东延线和6号线东调段。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高水平高标准办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启动建设美术馆新馆、博物馆新馆。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旱厕改造、危旧房清理、庭院绿化。新增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60个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
努力打造升级版生态家园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实行排污许可制,构建建设项目全链条环境监管机制。推行“林长制”,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违法行为。
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出台传统村落规划编制指南。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8万亩。
严守生态环保红线。力争空气质量在中国省会城市排名保持前3。推行“河长日”“河长制”,力争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0%以上。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中小学2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000个。推动健康福州建设。完成市一医院、市二医院、肺科医院、精神病院等4家重点医院改造提升任务。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推动社区养老工作,改造提升晋安、马尾等一批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建成台江、仓山等一批社会福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