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8424期 >> 006版 全力推进“海上福州”高质量发展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编辑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本报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林艺

2021.10.26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保护建设工程加速推进。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达华智能显示器整体自动化智慧装配生产线。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市海上办供图)

  

  海上福州乘风起 奋力攻坚正当时

  

  福清江阴港迈向国际深水大港。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金秋时节,“海上福州”攻坚120天热潮涌动:无论是在塔吊林立的深水大港,还是在日新月异的临港基地,抑或是在高楼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处处可以感受到只争朝夕、奋力建设的火热氛围。

  当前,围绕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任务和“攻坚120天”专项行动,按照“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生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我市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全力加快“海上福州”攻坚120天项目建设,推动“海上福州”建设提速增效、比学赶超。实施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85个,总投资35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4亿元,1月~9月完成投资4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超过序时进度5个百分点。

  实施创新驱动

  海洋新兴产业蓄势腾飞

  施工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挥汗如雨投身项目建设……作为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三年行动和“海上福州”建设“攻坚120天”重点项目——达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园区一期用地购置、产业规划、平台开发、生产线预订等,预计年底4栋楼封顶。

  该项目由达华智能(集团)牵头筹建,多家卫星央企、海外卫星公司、国有投资机构已签署入驻战略合作协议。“项目竣工运行后,将依托高通量卫星及星轨资源,融合大数据、智慧海洋和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打造‘海联网’工程,建成‘一网一中心’,即打造全球高通量卫星覆盖和海洋信息感知网,打造‘海-船-岸-养-旅-管-产’相结合的海上数字应用中心,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华智能有关负责人介绍。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位于福清江阴工业集中区的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抗感染、抗病毒药物的生产,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奥司他韦全产业链生产企业。眼下,年产1200吨邻璜酸钠苯甲醛、330吨叶酸及200吨莽草酸生产线改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主要利用原有厂房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艺,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建设3条生产线,形成1730吨总生产能力。”福抗药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驱动,以生物发酵技术为手段,聚焦抗生素和抗病毒生物分子砌块、发酵类原料药领域,通过生物发酵的绿色生产方式进行产品持续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重要的发酵类和化学合成的生产基地。

  眼下,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球化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基地,以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工程装备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高新蓝”技术成为激活海洋经济的新引擎。

  坚持龙头引领

  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强势崛起

  高端电子和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已竣工并实现投产;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板带材生产线项目厂房已建设完成并投产,检测中心正在进行主楼建设;交通运输及电子领域用连续性铝合金卷材生产线项目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在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正拔节生长。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精铝板带加工,提供高精尖铝板带。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大量替代进口和实现出口,高精铝板带产销量、出口量均居行业前茅。瑞闽牌铝板带为“中国名牌”、福建省名牌产品。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铝板带材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首批省级创新型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等。

  据悉,该公司手机用阳极铝合金板带材项目以5252合金为突破口,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等进行优化和控制,开发并形成量产产品。产品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实现了壳体铝材使用0.6~2.0mm的薄板冲压成型替代传统6系合金挤压型材全CNC加工成型,在保证强度和外观的条件下,铝材利用率由20%提高至90%以上,真正实现提效、降废、降成本的效果,主要运用于华为、OPPO、小米等手机。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建设的龙头作用,实现铝延伸产业产品结构转型,打造铝精深产业园项目,与中铝项目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配套支持,极大提升我市铝延伸加工配套产业的优势。

  2个月内完成交地、主动帮助企业回填土方……今年2月正式签约的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不断提速,离不开江阴港城经济区的全力“助跑”。

  据介绍,该项目拟投资50亿元,将对标全球最大规模空间气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建成后,将大量利用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的PVC、MDI、TPU等化工新材料和友谊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的包装材料,打造化工新材料下游终端应用产业链。项目二期还将引进PET聚酯工业纤维织造、TPU及PVC材料绿色供应链可循环再生、TPU流延生产等上游企业,以及气密产品、迪卡侬户外休闲充气产品等下游项目,做大空间气密新材料生态链。

  “园区正积极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平台,通过不断优化园区服务、做好招商引资,为产业延链、补链提供最大助力。”江阴港城经济区城建处干部余海武说。

  品牌效应赋能

  渔业构筑融合发展新格局

  重点打造福州鱼丸特色品牌,推动鱼丸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开发超低温速冻鲍鱼、鲍鱼罐头、佛跳墙礼盒等福州特色品牌产品,形成产业聚集带动效应。以品牌效应赋能,构建“一产精、二产强、三产活”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水产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当前,马尾正抢抓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机遇,围绕远洋捕捞、冷链、精深加工、交易等环节,培育壮大一批水产加工重点企业,延伸海洋产业链条,推动水产加工向精深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打造千亩千亿国家骨干冷链产业园。

  “制冷、电气、消防等工程已经安装完成,进入调试验收阶段,一期项目即将投产储存海产品。”作为国内第二大超低温冷库、福建省内最大最先进的超低温冷库——福建省正福冷链物流项目一开工便备受关注,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福超低温冷库项目计划建设7.2万立方米-60℃超低温冷库和加工车间,项目投用后是现有国内第二大超低温冷库,是福建省内最大最先进的超低温冷库,将填补福建超低温冷链仓储环节的空白。

  其中,一期项目总投7500万元,建设金枪鱼等产品专用的-60℃超低温冷库,冷库库容为3.5万立方米储存量为1万吨以上。二期项目预计明年动工,建设3.7万立方米-60℃超低温冷库和金枪鱼加工车间。“我们是致力于金枪鱼、剑鱼、旗鱼、牡丹虾等高端水产品仓储、加工、研发和商贸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以金枪鱼为主打产品,打通从捕捞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该负责人表示。

  除正福冷链项目外,在马尾的另一个冷链项目——中交—汉吉斯冷链枢纽暨跨境电商项目同样备受瞩目。该项目总投资8.01亿元,项目建设总库容为7万吨的冷库、海产品精深加工厂房和产品研发大楼、动力车间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具备每年冷藏水产品、果蔬等15万吨的能力。

  “目前,项目3、4号厂房已主体封顶,正在开展1、2号冷库及加工、研发中心主体施工。”福建汉吉斯冷兰物流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经理高建波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布局国内五大发展区域,构建空海陆铁多维协同的冷链枢纽格局,形成冷链基础设施+精深加工+供应链服务+跨境贸易模式。

  乘着获批国家冷链骨干物流基地的东风,马尾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其中,深海时代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打造集深海水产低温食品冷链仓储、冷链加工、展示体验、城市配送为一体的智慧型现代工业4.0版本模式;源洪冷链供应链深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集冷链物流、冷链食品精深加工、供应链结算金融、总部经济等于一体的高端生鲜中心,预计累计工业和贸易总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

  “国家冷链骨干物流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壮大产业集群,从而将马尾打造成‘海丝’沿线最大的产品商贸流通枢纽平台。”马尾区发改局局长钟毅锋说。

  港城联动发展

  福州港城建设日新月异

  加速驶入“大港时代”!近日,福州港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6号和7号泊位扩能工程获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为下一步加快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扩能工程总投资为19.6亿元,将原批复的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提升至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兼顾少量危货集装箱),可满足1艘20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集装箱船同时靠泊,年设计通过能力由原80万标箱提升至96万标箱。“扩能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福州港江阴港区干线的靠泊能力和竞争力,有效提升福州港在我省集装箱核心港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福州港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13#码头13A、13B、13C号泊位工程项目同样近日获省发改委批复核准。项目总投资为92923万元,建成后可满足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液体散货水路运输需求,促进临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港以城兴,城以港兴,沿海城市的发展与港口建设息息相关。眼下,我市正以推进江阴、罗源湾港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松下、闽江口内等港区建设发展,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港口群,提升福州港的枢纽地位。

  绽放时代光彩

  赓续百年船政深厚积淀

  将视野拉到万米高空,总用地24.79公顷的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保护建设工程仿佛是镶嵌在闽江之畔的一颗明珠,重新焕发光彩。当前,船政文化城船厂片区的建设已粗具规模,在已建成的区域内亟待转入活化利用与运营阶段,马尾区积极与运营商合作,对船政文化城进行整体化包装运营,在目前已建成的区域先行展开试点运营。

  作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马尾船政文化内涵丰富、意义特殊。2019年,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一期)保护建设工程开工,以铁胁厂、综合仓库、机装车间、机装课仓库为主打造的近期展示示范区,就如同一本史书、一座灯塔、一段历史片段般徐徐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也意味着船政文化遗产将以“城”的形式得到系统且完整的保护提升,独具特色的“中国船政文化城”保护建设工作将转入攻坚阶段。

  目前,船政文化城船厂片区(一期)项目已接近尾声,马尾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全力推动项目的扫尾工作。下阶段,马尾将打造“一个馆”,即船政文化博物馆启动新馆的建设工作,博物馆外立面方案与内部展陈方案经市、区各级领导多次研究审议,已初具实施条件,力争在年底完成博物馆新馆立面改造与展陈布置并对外开放。

  同时,马尾还将紧扣船政文旅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一台戏”。拟利用活态保护区船台区域的硬件设施,挖掘福建船政的历史故事背景,结合福州地方艺术形式,积极创排具有船政文化特色的大型实景演绎项目,为船政文化城的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带动大量人气与更多的优项产业入驻,实现船政文化的自我造血功能。

  千帆竞发,时不我待。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攻坚120天”将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计划再提前、建设再提速、服务再提升,力争全年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6个以上,竣工投产37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始终保持全省第一。

(全文共471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