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8933期 >> 002版 要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 “春天来了” 两岸青年以球交友 产业元宇宙赛道全解析 非机动车有了“港湾” 编辑


非机动车有了“港湾”


群众停车出行更便利

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许流钦

2023.03.19

  

  非机动车有了“港湾”

  

  鼓屏路上的非机动车专用停车位。本报记者 池远摄

  本报讯(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许流钦)近日,来鼓楼第一中心小学接送孙女的刘大爷惊喜地发现,学校东门附近新增了一处非机动车港湾式停车区。这处停车区长约150米,宽约1.8米,位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好似专供非机动车停留的“港湾”。

  3月17日上午11时,记者在该路段附近看到家长们正在停车区旁等待孩子放学,区域内的电动车停放得井然有序。“以前一到放学,电动车停放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现在好了,家长有地方停车,交通又不受影响。”孙大爷连连点赞。

  2022年全市因地制宜改造建设非机动车港湾停放区域40个。“非机动车港湾式停车区借鉴了海港停靠船只的模式,我们选择一些条件适宜的路段进行‘一点一策’改造,方便非机动车停放,也实现与地铁、公交车的无缝对接。”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设施科科长林鸿介绍。

  作为非机动车港湾停放区的另一种形式,全市首批21个“共享单车”专用停车位一落地就受到不少市民欢迎。在五四路的树兜公交站附近,记者看到绿色停车线内,由“福州单车”四字的拼音首字母“fzdc”组合构成的单车图案格外醒目。框的边线有“共享单车专用停车位”等黄色提醒字样。“一下公交车,就有共享单车,从公司坐20分钟公交车,再骑5分钟共享单车,就能到家,挺方便。”“90”后上班族吴斌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结合2023年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专项整治,市城管委还通过施画电动自行车临时停放区、安排专人定点定岗设置收费停放点、主动协商所属单位利用闲置空地等缓解道路停放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我们也加强停放管理和执法整治,督促电动自行车收费点服务企业、共享单车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及时纠正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有效改善群众的交通出行环境。”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文共772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