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东门,车辆及行人通过门禁系统进出。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福建师大校友持电子校友卡可免预约出入校园。(福建师大校友总会供图)
省教育厅:引导高校有序开放
本报讯(记者 林晗 林榕昇)近日,教育部网站上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答复。
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在福州,也有不少市民关注大学校园开放话题。省教育厅表示,在目前乙类乙管现状下,省内高等院校已经逐步恢复常态化管理,为便于学校管理,多数学校采用预约进校方式,“我厅将引导高校有序开放校门”。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高校为保障师生健康实行封闭式管理,收紧校外人员入校权限。现在疫情防控已平稳转段,1月2日,教育部表示,大学校园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榕各高校开放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福州各高校了解情况。
【现状】
部分高校可预约入校
近日上午10时,记者驾车来到福建农林大学西门。正值周末,进出校门的人员不少,进出时需要使用门禁系统。记者尝试驾车驶入,被保安拦下。记者又来到该校的东门和南门,同样无法进入校园。校门口的保安说,除了学生、教职工和校友,社会人员进入学校需要在线上进行预约,“这样比较方便管理”。
随后,记者尝试通过预约系统入校。系统显示,需要填写访客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车牌号和所在单位,以及被访部门、被访人员、被访事由、出入时间等。预约成功后,学校以短信形式发送授权通过信息,入校时向门口保安出示即可。
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一名保安告诉记者:“校友可以凭借校友卡免预约进入,但对于社会人员还没有完全放开。”
在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一街之隔的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名家长说:“我本来想给孩子送衣服,但保安告诉我,出于安全考虑,社会人员不能入校。”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个别高校虽未明确可以自由出入,但已不再大门“紧闭”,周边的居民可进入学校参观、锻炼。
【各方声音】
市民:
期待高校开放公共空间
高校大门是否应该向社会人员打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期待高校敞开大门,或是供参观体验,或是促进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文化学习和健身锻炼的空间。
元旦假期,来自莆田的严蓉带着读高二的女儿来福州体验大学校园。“参观校园主要是让女儿提前感受大学的氛围,希望给女儿树立目标,立志考学。”严蓉说。
住在福建农林大学附近淮安新村的林先生是个足球爱好者,疫情前经常到学校的操场和同伴一起踢球。“前几年疫情期间学校进不去,没了场地,球也踢得少了。去年疫情防控转段了,现在我就希望寒假能重新到学校的操场和小伙伴一起踢球。”林先生充满期待地说。
大学生:
校园开放
方便学术交流资源共享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黄同学,也期待高校能更加开放,方便学术交流资源共享。黄同学透露,他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合作研究课题,此前由于“串门”不便,需要当面讨论的时候,他们大多选择在校外碰头。
“除了科研方面,我还渴望去同城其他学校听大师课,增长自己的知识。”黄同学举例,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主张大学应该是对外开放的,北大旁听之风从此盛行,“那时,北大不但有正式生,还有旁听生。靠着旁听,许多学生都成为一代大家,包括丁玲、茅盾、沈从文、瞿秋白等。”
家长:
建议校园分区域开放
针对高校开放校园,学生家长怎么看呢?
“大学的任务是教学,校外人员涌入校园,会挤占学校的教育资源,影响教学秩序,带来安全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家长吴先生说。
“大学校园可以向社会开放,但应该分区域。”福州大学学生家长黄女士说,比如,体育场馆、食堂可以向社会开放,但教学楼和生活区域应该拒绝社会人员进入,“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人员共享资源的愿望,也可以保证师生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高校:
担心安全隐患 目前在观望
去年,我市260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已试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原则上为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部分市民不禁发问:中小学校园开放了,大学校园何时开放?
针对这个问题,福建省教育厅表示,将有序引导高校开放校门。记者就此致电我省多所高校,得到较为普遍的答复是,“目前还在观望”。
采访中,部分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校园没有完全开放是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大学是学术场所,完全‘打破围墙’会带来安全隐患、增加管理难度”。
“目前福州各高校校门其实不算全封闭状态,并非将所有外来人员拒之门外,而是需要通过合理预约进入校园,这主要是考虑到校内的交通安全与师生人身安全,更能方便学校的管理。”在福州大学城一高校保卫处任职的高老师说。
福建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为保障在校师生员工科研、学习、生活等安全有序,学校目前处于校外人员预约入校制,有需要入校的人员和车辆可通过预约方式入校。”
【他山之石】
高校“开放之道”大致分3种
放眼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向外界有序开放。记者梳理发现,高校“开放之道”大致分为登记入校、闲时限时开放、按功能区逐步开放等3种。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入校。
清华大学元旦前发文表示,增加周末、节假日社会公众参观校园的预约数量,同时探索工作日校园开放,逐步实现校园常态化开放状态。
首都医科大学上月发布通知,拟于近期启动分时段、分区域开放校园,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休闲需求及社会人员的入校愿望。
浙江大学的开放时间为工作日夜间和周末、节假日全天,社会公众可通过支付宝自行预约。
厦门大学则采用“景点开放式”的策略,访客应至少提前1日、最多提前3日进行预约,在规定时间段内可以进入思明校区。
新闻观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