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348期 >> 004版 理论与实践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做强非公党建 引领福州民企向“新”而行 凝聚奋进力量 展现新作为 将欲治人 必先治己 新论 编辑

众说


凝聚奋进力量 展现新作为


——福州市社科理论界谈“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

本报记者 王玉萍整理

2024.05.07

  在近日举办的全市社科理论界“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学生代表等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自身实际,从不同视角提出对“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的理解和建议,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建设全国一流红色学府

  福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林淑周:

  作为党校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践行党校初心,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上展现新作为。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是将“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转化为学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三是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有的放矢,推出更多管用有效的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

  作为党的政治学校,我们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用好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红色学府,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翁伟志:

  建功新福建,高校教师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教学中,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将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科研上,深入挖掘闽都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福州标识度,在国内叫得响、在国际传得开的文化“金名片”;要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推动福州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可以通过3D数字化渲染、元宇宙空间搭建等数字化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更年轻化和更具活力的呈现形式。

  传承创新福文化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商春玲:

  弘扬福文化是传承八闽优秀文化、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有力抓手。建议深化福文化内涵挖掘,塑造“福”是“建”出来的团结奋斗精神,以福文化串珠成链,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闽都文化等特色文化衔接起来,全面提升福建文化新维度;以福文化为核心,推动福文化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与乡村振兴结合,打造独具福建特色的乡风文明体系;推动福文化走出去,开展台港澳青年考察体验交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与世界文明交流共鉴;完善福文化产业体系,培育闽式生活体验、康养保健、研学旅游等“福文化+沉浸式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文化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通过成立福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开展福文化主题的文化活动等,加强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勇担职教使命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林志香: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用好理论“富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要守正气、牢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二要有勇气、牢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展现更大作为。三要有朝气、牢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强化类型教育特色,全面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四要接地气、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品牌。

  着力提升福州文化软实力

  福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济亮: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要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重要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要对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福州都市圈的战略构想和海丝核心区的定位,高起点建设现代文化强市,坚持不懈将文化从城市的产业手段、经济策略提升为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激发城市的文化创新活力,发展跨界融合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区域辐射能力。要敢为争先,促进智库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常态化决策咨询制度,推动智库与政府的供需对接,提升福州智库建设水平,增强文化传播的原动力。

  广泛宣传社科优秀成果

  福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代表、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永翔:

  全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发挥好学者的示范作用,广泛传播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科普知识,不断营造浓厚的社科强省氛围,为推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丰富弘扬福建精气神的内涵

  闽都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王坚:

  福建精气神是福建人民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凝聚着福建人民的理想和智慧。

  在新时代如何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我认为要做好三点: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用好理论“富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不断丰富福建精气神的内涵;二是要积极开展福建精气神的传播展示,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弘扬福建精气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新福建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三是要以新时代福建精气神激活闽都文化,积极发挥研究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闽都文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运用,为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精神动力。

  躬身实践书写青春答卷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田丰:

  青年学生如何学好、讲好、践行好新时代福建精神,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着力当好福建精神的坚定信仰者,深挖理论“富矿”,汲取思想精髓;二是着力当好福建精神的踊跃传播者,创新宣讲模式,传递青年之声;三是着力当好福建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坚持服务大局,主动躬身实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四是以新时代福建精神助推大学文化建设。

  闽江学院青年学生将牢记嘱托,读经典著作、讲福建故事、研创新理论、做时代新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弘扬新时代福建精神书写青春答卷。

  (本报记者 王玉萍整理)

(全文共2723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