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金山中学校园。(学校供图)
今年5月,在校园科艺节上,福州金山中学迎来了一位博导级别的“科学副校长”。他就是黄捷教授,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福州市科创走廊首席科技创新顾问。这是福州金山中学打造科技完中的又一重要落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持续发力,推进学科教育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顶层设计做好了,但落到学校实际中,这道加法要怎么做呢?福州金山中学先行先试,给出了新样板:深耕“健·美”教育办学特色,“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争创省级科技完中,为孩子的人生赋能。
搭建科创场所
引导沉浸式学习
“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2024年两会期间,雷军的一份建议案引发广泛热议。
“在科学教育、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我们走在很多名校的前面。”说起这个话题,校长郑璋很自豪。2018年,福州金山中学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入校,和百度云智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共同建立科创活动室。
经过6年发展,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建有创客活动室、人工智能活动室等,配齐人工智能设备,聘任工科和技术类专业教师为科技活动辅导员,科学教育实现时间、空间、人员的三维保障。
“科创活动室是我们喜欢待的地方,大家因志趣相投聚在这里,一起学习探索,一同展开‘头脑风暴’。”张榕同学说。学校科创活动室分为3D打印学习、人工智能编程与搭建学习、VR体验等不同的功能区,还配备有arduino、microbit1.0和2.0主板以及配套的各种感应器。对热爱科学的他们而言,这里既是学习探索空间,也是动手实践场所。人脸追踪式电风扇、自动感应喷洒消毒水的瓶子、蔬菜大棚的温控系统,还有水培植物自动换水装置等富有创意的“小发明”,都是该校学子在这里“玩”出来的。
此外,校园科学实践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科艺节、“小小科学家”兴趣小组、人工智能活动、无人机飞行、机器人竞赛、电子百拼、考古挖掘、书法拓片等都深受学生喜欢。
经过几年的先行先试,福州金山中学科学教育已经开花结果。在今年4月的全市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中,张榕和伙伴们过关斩将,拿下了“未来校园智能设计项目”“未来太空车项目”2个三等奖。过去的4年里,学校获得的类似荣誉不胜枚举: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大赛,获得省赛二、三等奖4个,市赛二、三等奖14个;2023年市中小学生电子制作锦标赛,取得高中团体一等奖、初中团体二等奖佳绩;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福州赛区中,3人获一等奖(入围省赛)、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福州赛区中,3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
组建双师队伍
让科学教育融入所有学科
每年9月开学,福州金山中学初一、高一新生的第一课是从科普讲座开始的。学校会请来省、市科技协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科技动态和研究方向。这样的坚持,已经5年。
当然,讲座可不是只有听听这么简单,新生们还要完成一项任务:用一两个月梳理出几条科创思路,或设计一个科创作品。几个月后,一些种子选手和优秀作品,将出现在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用这种方式挖掘了不少科创的好苗子。”学校科创中心主任郑利军说。
硬件条件具备了,科创苗子有了,还有两个重要指标不可或缺:一支热爱科创的师资团队和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
因此,学校设立了“科技特长+学科老师”双师制,通过对双师型老师的科技活动内容和获奖情况进行表彰和鼓励,吸引一批中青年教师加入,储备科技教育人才。
超声波测距、makecode图像编程、红外遥控器远程控制Ai机器人小车……这是十分火爆的校本课程《创造之美-人工智能创客活动》,授课老师郑利军其实是教化学的。“我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学校刚好有双师制的政策,让我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他说。
得益于学校给予的强大支持和宽松环境,短短几年间,一批有科技特长的老师脱颖而出,并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强化STE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融入科学教育课程,开发形成了《科学探索》《创客空间》《电子百拼》《人工智能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阳光农场——认识生物》等多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其中,实践基地“阳光农场”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引入外部资源
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福州金山中学自建校以来,深耕“健·美”教育办学特色,打造了“男球女操”特色品牌项目。就在不久前,校啦啦操队实现了市赛17连冠,获得省赛单项6个冠军、全国联赛(分站赛)3个冠军、全国冠军赛1个冠军、全国总决赛1个冠军的傲人成绩。校足球队获得全市初中组总冠军、高中组冠军赛第二名……
“办学特色建设永远在路上。”校党委书记俞勇说。面对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学校紧跟时代发展,围绕“健·美”教育中“敢创新”“求发展”的内涵,开启了科技特色新品牌项目的打造。
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初显。学校接连获得全国数字校园示范校、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福州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2021年,学校入选省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2020年、2021年,接连两次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022年获评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
佳绩的背后,除了本身扎实的功底,还得益于强有力的“外援”。一直以来,学校强化内外联动,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与市科协、市科技馆联动,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加科技实践;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金山中学的无人机课程就是和福州大学共同开发的。在刚刚结束的福州首届青少年无人机科普竞赛上,该校获得2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2个优胜奖,获奖人数居中学组首位。2024年4月,学校还启动了“小学—初中—高中”创新人才的贯通式培养计划,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延伸到小学。
此次,福大博导担任“科学副校长”,又将带来什么新变化呢?“我们希望借助科学副校长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指导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郑璋表示。
20余载砥砺前行,金山中学教育品质得到整体提升,2021年晋级省一级达标高中,下一个目标是争创省级科技完中。
“我们已将争创省级特色科技完中写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俞勇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积极探索建设科技完中和科技校园,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普识与拔尖结合、理念与实践结合、教师指导研究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的“五结合”模式,推进学校科学教育发展。
秉持“为学生健美人生奠基”办学宗旨,让科技与“健·美”教育双向赋能,福州金山中学正朝着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创新的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大步迈进!
第二届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金山中学学生在自动驾驶项目中获得省二等奖。(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