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410期 >> 001版 要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架起相知相亲桥梁 增进中美人民友谊 体验多彩活动 播下友谊之种 一碗福州项目入选 福州可门港经济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上榜 我市“扬帆计划”启动 壮大茶产业 培育茶人才 永荣股份连续6年全国第一 建起来 办起来 强起来 编辑

美国青少年走进福州中学——


体验多彩活动 播下友谊之种


本报记者 冯雪珠 陈君沂 林晗 林榕昇

2024.07.08

  

  体验多彩活动 播下友谊之种

  

  在福州第八中学,中美青年结下深厚友谊。本报记者 原浩摄

  昨日,约180名来华参加“青春同行”交流活动的美国青少年走进福州各大中学,与中国青少年相遇、相知、相伴,在多彩的活动中,播下友谊的种子。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一切都很亲切”

  “你好,我的名字叫陈果,英文名是凯丽。”“你好,我叫莉莉。”

  上午9时许,一辆大巴停靠在福州教育学院附中门口,38名来自塔科马市林肯中学的学生一走下大巴,就被教院附中学子热情包围。附中学子主动走上前,介绍自己。

  初一学生陈果是林肯中学学生莉莉的“贴身翻译”。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一见如故,用简单的英语热情地交谈,伴着迎宾的鼓乐,一起走进校园。

  “这是我们的学校!”看着教院附中中美园内,一张张定格两校友好交流画面的照片,不少林肯中学的学生十分惊喜。教院附中与林肯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已有16年,两校友谊深厚。

  在教院附中的学校礼堂,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目轮番上演。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经典闽剧《荔枝换绛桃》、武术串烧、汉服展演……精彩的节目让莉莉目不暇接,坐在一旁的陈果则耐心地为她讲解。

  看到敦煌壁画造型的服饰,莉莉眼前一亮,陈果不仅为她介绍造型的由来,活动结束后还拉着她与演出者合影。

  这是莉莉第一次来到中国,“早上的一切都感觉很亲切,还看了这么多有趣的节目,让人非常激动”。

  你送我一个发夹,我送你一个千纸鹤,友谊的种子就在两个女孩之间播下,续写两校友谊篇章。

  福州第八中学

  同制一把鲁班锁

  上午10时30分,福州第八中学通用技术教室内,传出一阵阵凿子与木材的敲击声。在八中教师章胜智的带领下,中美青年分工协作,共同制作鲁班锁。

  埃米特·克拉利切克是来自贵格会菁英学校的学生,此刻他正在打磨凿切后的木材,手法看起来十分纯熟。

  一番尝试后,埃米特不仅认识了榫卯结构,也了解到斗拱对建筑的重要作用。“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内部构造让我非常震撼,我一定会将做好的鲁班锁分享给朋友们。”

  “我完成了!”来自塔科马公立学校的安娜·施拉姆率先举起自己的作品,引来周围的阵阵掌声。她难掩内心的激动,露出灿烂的笑容,连同她的作品一起,在照片中定格。

  在喜欢做手工的安娜看来,制作鲁班锁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鲁班锁,还懂得了如何将它用到不同建筑上。”安娜开心地说,如果有机会她还愿意尝试更多更复杂的手工制作,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中美学生两两组成小队。八中高一学生陈韫琪与来自菲利普斯安多佛中学的搭档丽莎·德波尔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了鲁班锁。“丽莎向我介绍了美国的风景和美食,我们分享了彼此的经历,希望以后能保持联络。”陈韫琪说。

  福州高级中学

  友谊在品尝美食中升温

  在福州高级中学,一场酣畅淋漓的趣味棒球赛,拉近了中美两国青年的距离。相同的年龄,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话题多多,一下子就熟识起来。

  但年轻人的友谊,更容易在美食中升温。

  饺子作为中国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有着“团圆、平安”的寓意。为了迎接这些首次来参观的友好学校师生,让美国师生入乡随俗,当日中午,福州高级中学特意准备了饺子皮和馅料,让中美青年一起包饺子。

  看过一段简短的短片后,来自美国体育场中学的赖莉·巴雷特很快学会了包饺子的方法,她饶有兴趣地动起手来。

  擀皮、放馅、捏边……第一次尝试包饺子的赖莉不时和同学相互交流经验。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包好了,她也越来越熟练。

  “这真是太有趣了。”赖莉说,在美国她最喜欢的中国食物就是饺子和面条,这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包饺子活动,让大家体验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包饺子是一次很美好的体验,我会一直记得。”

  活动中,学生们还发挥奇思妙想“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饺子,现场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断。热腾腾的饺子上桌后,学生们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两国青年的友谊,也在欢笑声中逐渐升温。

  福州金山中学

  互留联系方式 让友谊长存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当日下午,一曲悠扬婉转的《茉莉花》在福州金山中学图书馆响起。学生们身穿汉服,拨弦、弹弦,精彩的古筝表演让现场的美国学生如痴如醉。“太酷了!”“太了不起了!”一曲奏毕,现场的美国学生听得意犹未尽。

  一边,琴声悠悠,另一边,墨香氤氲。金山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与18名美国学生一对一结对。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起用毛笔写福字、写春联,不少结对学生还在纸上写上“朋友”“中美友谊长存”等字样,作为彼此友谊的见证。

  金山中学为来宾们精心准备了剪纸艺术作品等见面礼,大家各自与结对伙伴交换礼物,互赠明信片。

  “我很喜欢,这些礼物好可爱!”收到礼物,来自塔科马山地中学的碧爱不释手,她也将带来的纪念品送给结对伙伴。

  来自塞拉斯高中的杰斯则为小伙伴现场制作礼物。在学校陶艺吧,当其他美国学生对泥土无从下手时,天赋满满的杰斯双手一捏一搓,一个美丽的泥土碗做好了。这些陶艺作品一周之后烧制出炉,将作为象征友谊的礼物留存在学校。

  弹琴、写字、剪纸、投壶、制作陶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让美国学生们玩得尽兴。活动进入尾声,临别时,两国学生们依依不舍道别,互留联系方式,让友谊长存。

(全文共2213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