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448期 >> 001版 要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单行本出版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以“文”载道 向“新”向好 规范“三资”监管 守好村集体家底 连江“海带芯”获国家级认证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导读 编辑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系列报道 市纪委监委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监督——


规范“三资”监管 守好村集体家底


本报记者 林晗

2024.08.15

  

  规范“三资”监管 守好村集体家底

  

  福清市纪检监察干部向群众讲解如何在小微权力监督群中查询和监督村级“三资”使用情况。陈钟兰摄

  村里有多少资产、资金、资源?使用、盘活情况如何?集体“三资”既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地带。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整治项目。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市纪委监委机关如何找短板、补漏洞,守好集体“家底子”、村民的“钱袋子”?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网统管 守护“家底子”

  前不久,台江区民政局向台江区纪委监委移送了双丰经济合作社管理人员张某问题,其在担任财务工作人员期间,疑似使用村集体收入违规报销。区纪委监委经调查发现,张某未正确履职,在明知相关票据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的情况下,违规签字同意报销近4000元,最终张某受到处理,相关款项全部追回。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于经合社集体‘三资’缺乏统一、有效监管。台江区共有8个经合社,分属在7个街道。由于历史原因,8个经合社使用7个财务系统进行‘三资’核算,布局分散、版本不一,业务部门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日常监管。”台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调研后发现,全市范围内均存在类似问题。对此,整治的第一步,就是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在市级层面搭建系统集成、规范统一、功能完善的福州市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用于“一网统管”全市集体“三资”信息,实现全市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版本统一、科目类别统一、核算规则统一。

  “之前,民政部门和街道在履行部门监管和属地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抓手,这次‘一网统管’,加强了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有利于帮助百姓守好村集体‘钱袋子’。”台江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在搭建福州市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的同时,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部署开展全面深化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治理前期摸底排查工作,要求各地对标“情况明、家底清、数据实”要求,无禁区、全覆盖、零死角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2291个村(社区、经合社、村民小组)已全部完成“三资”家底摸排工作,新增各类资产资源计4.42万项,补登记合同4500多份,并全部录入数字管理系统进行台账管理。

  线上监管 监督更有力

  摸清“家底”很重要,将集体收支“晒”在阳光下也很关键。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集体资金收支不规范、“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规范集体资金收支,我们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市实行非现金结算,村集体收支都不再用现金结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集体资金支付实行线上审批、转账、对账,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有效堵住监管漏洞。

  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用好用活集体“三资”,是实现富民强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针对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环节易发多发问题,福州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流转进场交易,吸引村集体将经营性资产资源通过福州市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进行线上交易,有效避免线下暗箱操作、程序不规范、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

  近日,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外村就体验到了在福州市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挂牌竞租的甜头。该村一块面积约5亩的水果批发市场在平台上挂牌竞租后,经过10名竞拍者多轮竞拍,最终以每年98万元成交,比上一个承包期年增收53万元。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看到水果批发市场租了个好价钱,南门外村党支部书记吴孝忠很高兴,“线上交易,让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公平、更加规范,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在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福州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工作机制,保障“三资”监管常态长效。如闽侯县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六看六查”工作机制,推行“无公开不审批”工作制度,运用“村(居)干部亮晒+群众监督+包村干部审核+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工作模式,加强“三资”监管。永泰县采取“微信群+小程序+监督后台”监督模式,有效降低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线下交易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

  数字赋能 监督更有“智”

  “请尽快完成清退工作,并对照文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前不久,马尾区亭江镇根据区纪委监委此前发出的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向各村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工作的通知》。

  此前,市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监督发现,亭江镇部分村存在违规使用村集体收入发放加班补贴和绩效奖金的问题。马尾区纪委监委严查快处后追责问责24人,并责令追缴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探索开发建设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管理系统,通过汇聚村集体“三资”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研发监督模型,助力精准发现“三资”管理方面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在系统后台,我们可以精准搜索、查看、导出所需数据,主动发现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类案研发大数据模型,通过数据间的比对“碰撞”,主动发现疑似问题,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助力监督执纪执法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精准监督。

  据了解,该系统已汇集可用数据6800多万条,初步研发监督模型10多个。市纪委监委通过定期采集汇总数据资源,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组织开展线下核查,形成查处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闭环。系统投用以来,累计发现并转办疑似问题线索3000多条,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累计追回相关款项140多万元。

(全文共2284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