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日报  >> 第9623期 >> 001版 要闻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时不我待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努力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奋勇争先争一流 多作贡献作示范 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崭新篇章 福州组织企业赴中西部招工 我市今年开展上千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活动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编辑

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牢记嘱托,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本报记者 林玉和 陈君沂 通讯员 周建国

2025.02.06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暨福州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举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2024年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退役军人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强军兴军事业。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此次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是福建省获此殊荣的2个集体之一,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军休机构。

  此外,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获评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首届福州市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等,局系统23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高站位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牢记嘱托、担当作为,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品牌持续强化,退役军人“坚守初心、接续奋斗、再立新功”的行动自觉不断提升,“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全市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尊崇感不断增强,发出了“听党话、跟党走,若有战、召必回”的铿锵誓言,凝聚起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红色传承多举措,赓续血脉育先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强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日照长空,英雄花开。2024年9月30日,在林祥谦烈士陵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从闽侯县领导手中接过林祥谦烈士陵园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翻开了新的一页。

  林祥谦烈士陵园位于闽侯枕峰山山麓,建于1961年,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其用地权属材料和不动产登记要件缺失、长期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等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发证工作。

  目前,全市已有4处烈士纪念设施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全力加快推进全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和不动产权证登记办理进度,为进一步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红色阵地作用提供保障,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青年一代义不容辞。

  “红色社团”将有志青年凝聚在一起。闽江学院林祥谦精神研习社是一个校级文化育人社团,围绕烈士纪念日、清明节、林祥谦诞辰和牺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每年都会为新生们举行红色研学之旅,希望新生们赓续弘扬林祥谦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不坠青云志,努力奋进。”林祥谦精神研习社指导老师陈妍汐说。

  “红色活动”让英烈精神得以赓续传承。2024年9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月系列活动,走进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活动中,退役大学生士兵张盛水讲述了自己服役于南部战区海军某部的经历,向学弟学妹们传递爱国情怀。“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一声令下,使命必达!”张盛水说。

  除了红色基因传承月系列活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清明“百园千校祭先烈”、纪念林祥谦烈士牺牲100周年、纪念林祥谦烈士陵园建成开放60周年等活动8000余场次,吸引全市800多所学校的10万多名中小学生、社会各界近100万人走进烈士陵园祭扫献花、缅怀先烈,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志。

  青山埋忠骨,英魂归故里。2024年6月28日,迎林传祥烈士回归故里仪式在连江县官坂烈士陵园举行,为修建南疆铁路而长眠天山脚下48年的林传祥烈士,终于回到家乡的怀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发布《烈士寻亲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和《寻亲登记表》,收集登记寻亲烈士信息,截至目前已收集登记线索29条,成功为8位烈士找到亲属。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市革命英烈纪念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建成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烈士英名墙,红色教育传承功能显著提升。同时,林祥谦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已获批立项,计划投资2600多万元。目前,我市登记造册的烈士纪念设施共有1018个,烈士2583名,建成修缮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4个(其中国家级2个),烈士集中安葬点(区)10个,烈士墓947座,其他碑、亭、祠等纪念设施47个,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提升233处,集中迁移87处。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林祥谦烈士陵园不动产权证颁发仪式。

  

  构建保障新体系,实现服务新跨越

  “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为拓展军休社会化服务保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了全省最大的军休服务中心——福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面积达9217平方米,同时与福州市老年大学协作,投入350万元在市军休中心开办全省首家军休老年大学,投入243万元建成“智慧军休”服务平台,服务保障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

  “脱下绿军装,豪情奔四方。无论我走到哪,我心永向党……”2024年11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市军休中心6楼的市军休老年大学,一阵悦耳的歌声传来,这里正在开展一堂生动的声乐基础课,学员们正激昂地演唱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主创作的退役军人主题曲——《退役军人心向党》。

  “像这样的课程共有15项,在市军休中心、梅峰教学区、铜盘教学区、华林教学区4个教学区共开了25个班。”市军休中心相关领导介绍,全市共有2300多名军休干部,每年报名参加老年大学课程的有1000多名。

  来到3楼,打开“智慧军休”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快乐福、便捷福、健康福、学习福、平安福”五福模块,引进家政、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企业入驻,接入省市老年大学、图书馆资源库,集成军休系统以及社会多方面服务内容,覆盖健康医疗、养老家政、生活娱乐、交通出行等需求,全面提升军休干部幸福生活指数。

  细致周到的服务不止于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站式”服务工作法,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设综合、权益维护、就业培训、优抚帮扶、法律援助等5个窗口,叫响“强我国防有您,为您服务有我”工作口号。发挥“数字福州”优势,建设“网上退役军人事务局”,并于2024年9月10日依托“e福州”APP,正式推出“榕城老兵”一体化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一键式”综合服务。

  目前,全市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953个,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站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其中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244家、全省“五有”先进单位36家、全省百家红色服务站14家,编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服务保障网络,创新性地从国企、平台、高校、文旅、军队等多个维度,打造立体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市已建成三坊七巷军人驿站、上下杭“杭舍军人驿站”等特色服务站90个,让每一位走进服务站的军人及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军”的氛围、“家”的温暖。同时,联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在全省率先成立退役军人优待医院,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五专八优”医疗优待服务。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应急应战能力和集中供养对象服务保障水平,福州市光荣院新院项目于2022年启动建设,新院建筑面积12719平方米,规划床位312张,总投资1.8亿元,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于今年6月投用,将为符合条件的抚恤优待对象提供养老照护、医疗康复、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保障,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2024年5月17日,第九〇〇医院退役军人优待医院、退役军人驿站揭牌。

  

  新“战场”上再出发,本色不改建新功

  退役军人荣耀归来,如何走好后半段人生路,实现人生新价值?这是退役军人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最关心的问题,“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军人本色在,再创新辉煌”,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双向奔赴的目标。

  “退役后,我们在这里接受了无人机操控和短视频剪辑技能培训,这对未来职业规划很有帮助。”近日,在市退役军人教育学院的教室里,2023年退役的“00”后军人张智伟和吴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市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已成为福州退役军人离开军营、踏入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在这里“充电”,提升技能,为开启新的人生做好准备。

  市退役军人教育学院由闽江学院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于2022年12月联合挂牌共建,创建第一年即开展退役士兵各类职业技能和适应性培训2223人,摸索出一条切实提升退役军人自身能力的新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新航道上打下坚实基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院校、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联动,全市挂牌成立13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强化创业孵化功能,加大军创企业扶持力度。截至目前,我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及个体户由2020年的62家增加至2024年的300多家。在此基础上,组织举办了三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涌现出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链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军创明星企业”。

  在罗源县的滩涂上,由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放养殖的沙蚕在当地颇受欢迎。洋泽海洋生物科技的创办人周洪磊是退役军人,公司自2018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海中“虫草”沙蚕生态产业的先行者。公司于2021年获福建省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周洪磊也荣登2022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

  本色不改建新功。除了自主创业,不少退役军人回到乡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浪潮中,农田果园、茶山民宿……新农村建设中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据了解,全市目前共有“兵支书”516人,有1200余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

  长乐区玉田镇西埔村村支书黄幼幼,通过直播带货,大力拓展西埔村特色农产品白地瓜的销路,2023年11月24日,他与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公益助农直播,累计销售白地瓜8万多公斤。这一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入选了全国第三届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大赛典型案例(产业项目类)。

  像黄幼幼这样的优秀“兵支书”还有许多:洪山军休所军休干部林上斗带领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由原先的“垃圾村”“薄弱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永泰县盖洋乡碓头村村支书叶义勇,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模式,发展赤松茸林下种植,引领50余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全市已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30多支,共有4300余人,成为我市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新华章,涌现出林佳山、王昌太、刘淑清、杨基穆、李铭山等先进典型。2024年度,我市“最美退役军人”莫良明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我市“最美退役军人”李进福获评“全省最美退役军人”。罗源县退役军人源野志愿服务队、台江区“榕城老兵”志愿服务队等,入选全国1000支“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福州市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专场招聘会举行。

  

  牢记嘱托再发力,双拥共建谱新篇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有福之州这片充满红色印记的热土,一直有着深厚的拥军优属传统。199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饱含深情赋诗《军民情·七律》祝贺,“爱我人民爱我军”传唱至今。

  1992年2月,福州市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到2020年实现“九连冠”,如今正迈步走向“十连冠”……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豪情满怀写下的“爱我人民爱我军”,早已成为福州双拥工作的根本遵循和金字名片,成为广大军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十多年来,福州军民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双拥共建新方法、新路径、新品牌:

  首创“双拥+退役军人”工作法。构建现役与退役工作互动、优势互补、机制互通的协作机制,入选“全国十大示范工作法”。

  组建“党建+双拥”战略联盟。2022年,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福州警备区政治工作处牵头成立“党建+双拥”战略联盟,以“1+4+7”(1个联盟、4个制度、7个项目)模式,构建覆盖全市的双拥一体化工作体系,经验做法获评第六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十佳案例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向全省发文推广,目前各县(市)区成立分联盟,实现全覆盖,各级成员单位已达400余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来榕调研时,高度评价我市双拥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认为“福州市在双拥一体化探索上率先在全国迈出新路”。

  在全国率先成立军人关爱基金。依托市慈善总会开展社会化拥军,累计发放资金1616.75万元,救助困难现役、退役军人家庭3047个。

  打造新型双拥新阵地。建设“福州市双拥示范街”,同步建设12个双拥城市地标;升级改造福州党管武装纪念馆,突出保留和传承福州双拥珍贵史料;深化“双拥示范街”等双拥新品牌新亮点建设,拓展“拥军商业联盟”。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双拥办主任张则铭表示:“我们将带着特殊感情、特殊责任、特殊使命、特殊担当,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爱我人民爱我军’光荣传统,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深入开展新时代军民‘三共’活动,持续解决部队官兵‘三后’需求,力争以优异成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驻榕部队遂行改革强军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坚持数字化、社会化方向,创新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为广大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提供高质量服务。”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市军休老年大学安排多样课程丰富军休干部业余生活。本报记者 邹家骅摄

  

  

  享尊崇受尊重 新担当新作为

  

  福州市举行退役军人优待证首发仪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全文共6017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