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讯 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脱胎漆器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执法检查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推动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福州“手工艺三宝”绽放光彩。
推动保护措施落实
软木画、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根植于福州传统文化土壤,体现了福州沿海外向的区域特色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凝聚着闽都人民的智慧和匠心,也承载着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浓浓乡愁。
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围绕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目标,按照小切口、真管用、能落实的要求,制定了这三部法规。
法规实施1年多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积极创新工作抓手,不断推动三部法规落地实施。但这三项非遗目前还面临着传承人才接续不足、文旅融合不够深入、产业发展乏力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执法检查督促政府更加重视三项非遗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更好地推动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福州“手工艺三宝”绽放光彩,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聚焦技艺传承保护
记者了解到,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历练,要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韧劲。而且,传统技艺通常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传承方式弊端逐渐显现,个别技艺甚至濒临失传。
为此,这三部法规在传承人才培育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包括在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并提供奖学金,发放年轻艺人和学徒生活补助,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名艺人认定、评审等,目的就是为了要激发传承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也让三项非遗技艺进入年轻人视野,吸引更多的人投身非遗的传承保护。
“总的来看,这项工作成效还不明显,这次执法检查要帮助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升政府服务和保障水平,共同推动传承保护制度尽快落地生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指出。
聚焦行业创新发展
法规鼓励品牌打造推广、创新工艺研发、产业集群建设,助推相关行业发展壮大。
“希望大家在检查中,既要思考如何保护好传统,还要着眼于如何拓展非遗传统技艺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要从行业创新发展、文旅深度融合、赓续历史文脉等角度综合考虑,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共同提出可行管用的对策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强调。
据悉,此次执法检查还将聚焦保护管理机制建设、保护措施落实、传承与发展工作、宣传与推广工作等方面情况,执法检查后将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并提请下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