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191期 >> A29版 福州宝码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特刊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责编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记者 蓝秀楠 陈暖

2023.04.27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双湖互通高架桥路面两侧三角梅盛开。

  绿树葱茏,花团锦簇,满城拥翠。福州的生态优势给市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这背后,离不开园林人的辛勤和用心。

  从“汗水园林”到“数字园林”,再到“智慧园林”,福州园林建设正乘着科技进步之长风,朝着高效化、精细化、信息化层面发展,让许多市民体验到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麦园路上的蓝花楹。

  智慧系统守护满城绿意

  福州公园很多,许多花草树木需要养护。管理对象繁多,该如何有效监管?而且福州主城区建筑密集,绿量趋于饱和,如何高效增绿?2021年,福州市园林中心迈向了数字化的关键一步——将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投入试运行。

  这套系统最初包括园林养护、应急抢险、移植审批、古树名木保护等4个子系统,为提升城市绿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助力。

  有了大数据支持,这套监管系统与城市园林管理、养护、建设等诸多工作平台紧密相连,连接起了全市“园林人”队伍,显著提高了园林工作效率。

  在台风多发季节,福州园林应急抢险救灾指挥智慧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抢险行动更及时,后台调度更高效。以前,遇到自然灾害,抢险队伍只能逐个地方奔走查看处理,用纸笔登记造册,难免有疏漏。

  有了这套智慧系统,抢险救灾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数字地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福州园林绿化灾情分布及处置情况、抢险突击队和物资储备分片区的分布情况等,通过数字地图对险情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后期还可以用数字地图对整体情况进行复盘,这样能大大加快灾后恢复速度。

  今年3月,福州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市园林中心统筹全局,首日便高效出动240多人、各类作业车辆60多部,处置倒伏树木220棵,清运断枝70多车,迅速开展园林抢险和绿化恢复工作。

  园林部门正积极推进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助力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达到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和信息化要求。目前,各条市管道路附近的绿地,都有了“全点地图”,其信息库中储存着绿化工作进展、规划布局、绿化状态、养护现况等信息。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已基本完成多轮测试和调整。

  数字管理为城市“美颜”

  大街小巷的绿化带是福州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行道树、道路花卉、古树名木等绿化主体的种植和日常养护,都是繁琐而细致的工作。福州市园林中心用数字化管理平台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为了打造“四季有彩、四季有花”的福州,福州市园林中心在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中,专门开辟出“行道树管理”“三角梅管理”两个新系统,对各条市管道路两侧的树木、花卉进行智慧管理,依托大数据库,将它们的具体数量、生长情况、栽种时令、换种计划等纳入数据库中,让行道树养护管理更全面高效、花卉补种配置更科学合理。

  近年来,福州遍植高颜值三角梅,在上述系统中,设置了三角梅图层,城区100段三角梅“彩链”在图层上一目了然。园林工作人员对它们的分布位置、养护类型、数量和长度尽在掌握,可以对这些三角梅按片区进行精确的控水、控肥、修剪、浇水。所以,在夏日高温“烤验”下,福州这些三角梅依然可以“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

  福州是榕城。目前,福州现存1623株古树名木,榕树占了近一半,其中有6株榕树的树龄高达千年。

  为保护古树名木,近年来,市园林中心严格审查涉及古树保护区域的工程项目,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巡查队伍,定期巡查市区内的古树名木,并在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中搭建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为这些“绿古董”做了专属电子档案。

  在日常巡查中,园林工作者会记录古树的树龄、生长状态、病虫害问题、周围环境变化等信息,并结合数据统计,对每株古树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照料。

  一旦发现市区的古树名木出现稀叶、枯枝等情况,巡查人员会立即召集专家,制定处理方案。目前,市园林中心已为上千株福州古树开启了这种“守护模式”。

  市绿化管理处副主任林弓天表示,他们正在收集与树木有关的历史传说、市民与树木共同成长的故事等,准备将每棵树的故事也编入它们的电子档案中,并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弘扬榕树精神。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在西湖公园盆景园外小广场上,小朋友跟随迎宾机器人跳舞。

  智慧公园提升游玩体验

  近年来,福州市园林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强省会战略部署,实施了福州市城市公园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并与市大数据委、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市属公园信息化建设,结合城市智能管理打造场景化智慧公园,助力园林景区数字化生态建设。

  市园林中心依托数字化提升管理方式,完善数字化生态建设,以“数字+园林”赋能福州这座“千园之城”,搭建数字园林场景运用新生态,为市民打造全新的“智慧游园”体验。

  比如,西湖公园去年设置了30面智能打卡屏,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游园视听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打卡屏获得景区全图导览和景点的语音讲解,还可以在上面玩景点拼图、古诗选填等小游戏。游客可以积累积分,使用驱蚊智慧座椅、智能储物柜等,享受公园智慧系统的增值服务。目前,市区数十个公园已经有了这种打卡屏,展示了福州园林生态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成果。

  福州市园林中心还充分利用“数字福州”空间数据成果,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福州市城市公园设施普查数据库框架,开发建设用于公园内部日常管理和为游客提供城市游览功能的城市公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城市公园管理中,通过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公园管理体系,提升公园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福州市园林中心:数字智慧赋能 筑就绿色“榕”颜

  

  扫码关注福州市园林中心微信公众号

(全文共2344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