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239期 >> A03版 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 党建领航 经济领跑 民生领先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开栏的话 裴锦泽:广袤田野写青春 晋安广泛发动 参与“垃圾分类齐点亮” 东南区水厂项目拟调整公示 责编

开办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扎根乡村创新创业


裴锦泽:广袤田野写青春


记者 李晖

2023.06.14

  

  裴锦泽:广袤田野写青春

  

  人物名片

  裴锦泽,福建农林大学2017届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共党员,创办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

  樟洋村,位于闽清县梅溪镇,离福州城区约70公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寂静秀美的村庄。

  2017年,裴锦泽与创业伙伴选择樟洋村这块热土,开始了扎根乡村创新创业的历程。这不是裴锦泽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对一直以来怀揣梦想的具体实践。

  早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裴锦泽就果断选择当时还处于冷门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象牙塔里,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成立了“三农”爱心社,奔走于八闽大地,躬耕于田野,解农民之所忧。

  2014年,有感于乡村人才匮乏,但自身能力有限,于是裴锦泽又率先发起了“引凤计划”,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推动乡村事业发展。

  由于在乡村服务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裴锦泽先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先进事迹被写进高考政治试题题库。

  在研究生毕业之际,裴锦泽不忘初心、一脉相承,自主创办了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并担任理事长,积极参加各类扶农、支农工作。

  在一次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裴锦泽有幸参与到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并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鼓舞:“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裴锦泽说。从省城到县城、从县城到乡村,裴锦泽的返乡下乡之路越走越坚定。

  在县域层面,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帮助闽清县发展橄榄、芋头、西红柿、脐橙、大米等产业,成功打造“一榄情深”等橄榄深加工品牌,推动橄榄露、橄榄饮料、橄榄果醋等系列产品的发展,实现“小农户+大学生”的发展目标,促使橄榄露加工产值突破千万元。

  在乡村层面,他敏锐地发现乡村资源和发展机会,大力开发“水木时光”自然研学,以田间地头为课堂,以历史文化为课本,以村民群众为教师,组织大学生、中小学生等到村庄开展研学活动。此举不仅有效激活了村庄闲置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建筑资源,也帮助村民找到了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随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入实践,裴锦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生加入他的团队,他的服务领域也从闽清走向福州、走向八闽大地。

  对于不同地方的乡村发展情况,裴锦泽总能给出科学的发展建议。他十分善于学习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他提出的“浪漫庭院,玫瑰之约”“培养100名未来乡创家”“打造乡村第三空间”等理念和模式,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裴锦泽对乡村的热爱与付出,使他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入选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当选福州市人大代表,获评“最美福州青年”十佳乡村振兴带头人、福州市青年五四奖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优秀站长。这些,都是他“筑梦三农”的见证。

  对于未来,裴锦泽憧憬着:“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奋斗,让闲置的土地重现生机,让空置的农房重现活力,让无业的村民重操手艺,推动那些被忽略的乡村闲置资源重新开发利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全文共1376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