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荐书
《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故宫博物院通称‘故宫’,旧称‘紫禁城’。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入口,我们的探索旅程就从这儿开始。”在《故宫博物院:孩子一定要去的博物馆》这本书中,作者带领我们从建造历史、建筑特色到文物收藏,全方位认识故宫博物院——辉煌的中轴线沟通历史,去向未来。红墙黄瓦里是凝聚着的,是古人与今人的智慧。从有形的画栋雕梁、文物珍奇,到无形的岁月与文明,在这里,于一座宫城之中,读者将会遇见万里江山。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它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的基础上,精心保管着980余座古建筑与186万余件珍贵文物。这本书以午门为起点,沿故宫中轴线对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古建筑及历史原状陈设进行深入讲解,并从书画、陶瓷、武备、钟表、珍宝各馆的展品中精选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千里江山图》、铜镀金写字人钟、桐荫仕女玉山等镇院之宝。在介绍历史建筑与文物的同时,向读者展示它们背后的非遗技艺,帮助孩子认识故宫,亲近传统文化。
读者还可以跟随这本书走进建筑内部,了解明清历史与宫廷生活。经过太和门,开阔整肃的广场中,三层汉白玉石台基如云般托起三座大殿。其中最庄严宏伟的便是金銮宝殿——太和殿,它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抬头仰望太和殿的屋顶,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其形制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超过3米高的正吻,以及檐角的琉璃小兽尤其引人注目。”太和殿的内部空间更显华丽:“殿的正中设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宝座后方设屏风,左右有成对的宝象、甪端、仙鹤与香亭。”
通过乾清门便进入曾经的皇家生活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被称作“后三宫”,展示了清代帝、后的居住原状。“交泰殿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妃嫔及皇子朝贺的地方,正中陈设着皇后的宝座,宝座周围陈列宝箱,清代曾用于存放二十五宝玺。”宝座上方有“无为”匾,“无为”二字取无为而治之意。二十五宝玺,是由清乾隆皇帝指定,代表皇帝权力的25方御用印玺。坤宁宫的东暖阁,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室内的装潢烘托着喜庆的氛围,宫灯、影壁、喜床等都装饰着双“喜”字图案。
珍宝馆里的清宫旧藏金银器,如今仍闪耀光泽,展现出宫廷特色。其用材奢靡,品类丰富,用途涉及礼制、宗教、陈设、日用等各个方面。宫廷金银器采用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故宫收藏的金瓯永固杯,由清宫造办处用黄金、珍珠、宝石等精心打造,是清代金银器技艺的集大成之作。书中还介绍了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古钟表修复技艺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读者展示文物背后的中国智慧与文化底蕴。
金嵌珍珠天球仪,诉说着属于华夏的浩渺无垠;金瓯永固杯,守候着历久弥坚的民族精神;午门的浩然正气,是华夏文脉幻化出的真实形体。红墙、黄瓦、墨印、青花,细微之处的匠心,是文化遗产,也是传承与进取。
这本书是故宫博物院地图的立体呈现,聚焦热门藏品,一秒开启沉浸式游览。它带领阅读者越过巍峨宫墙仔细品读紫禁城,踏寻隽永文明。暑假了,去到这“故宫博物院”里看看吧,给孩子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让孩子将故宫之美握在手中,把文化自信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