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272期 >> A07版 闽海神州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末代帝师陈宝琛(上) 责编

□闽籍人物述林


末代帝师陈宝琛(上)


方麒

2023.07.17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晚号沧趣老人、听水斋主人等,福州螺洲人。

  陈宝琛是福建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兼具多重身份。

  他出身于簪缨世家,年轻时就以“清流党”为人所称道。他积极言事,锐意进取,但是失欢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上层统治者,因中法战争中荐人失当,被贬还乡。在乡期间,他积极兴办教育,为福建近代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他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跟随溥仪,但最终坚持民族气节,没有跟随溥仪去东北伪满任职。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他乐于收藏,家中收藏了许多古印和古封泥,而其“陈氏五楼”的藏书,清末甲于全闽。

  陈宝琛的一辈子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三十八岁之前少年得志,神采奕奕;随后二十多年谪居赋闲,兴学育人;接下来近三十年的时间,他仅仅收了一个弟子,悉心呵护,可是,这个弟子还是渐行渐远,相见无期。

  然而,对于陈宝琛而言,得志也罢,谪居也罢,帝师也罢,他无非执着一念,做该做的事情。

  

  末代帝师陈宝琛(上)

  

  白鹿洞书院

  

  末代帝师陈宝琛(上)

  

  陈宝琛

  世代簪缨

  陈宝琛生于诗书传家、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闽县螺洲陈氏家族。

  螺洲陈氏来自颍川,即今日河南登封。唐朝末年,陈氏先祖跟随王潮、王审知从河南固始进入福建,定居于长乐。明洪武年间,举家迁往螺洲,始祖名陈广,此支传十三世至陈秉伦。自陈秉伦后,螺洲陈氏渐次发达。

  明清时期,不足千户人家的螺洲,中进士者27人、举人101人、武举11人。其中,仅陈氏家族就出了进士21人、文武举108人。道光朝刑部尚书陈若霖以降,其子陈景亮官至云南布政使,其孙陈承裘曾任刑部主事,而曾孙这一代更出现“六子科甲”盛况,最耀眼的当数末代帝师陈宝琛。

  陈秉伦的儿子陈若霖(1759-1832,字宗觐,号望坡)于乾隆五十二年考中进士,嘉庆三年散馆授刑部山西司主事,道光元年为湖广总督。此后历任云南、广东、河南、浙江四省巡抚,道光四年,任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事,转刑部尚书。道光十二年病逝于天津的船上。

  陈若霖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四十余载,颇有政声。其子有三,即陈景福、陈景亮、陈景曾。其中次子陈景亮参加顺天乡试中北闱第一名举人,然因陈景亮是南方人,故其被称为“南元”。陈景亮在朝中任职,官至云南布政使。在他任陕西粮道时,曾力请帮助灾民减免所欠之粮,后因足疾还乡,当时仅40岁。他在家乡安度晚年三十余年,至75岁去世。

  陈景亮的长子陈承裘(1827-1895,字孝锡,号子良)为咸丰二年进士,曾任刑部浙江司行走,他的名字乃是其祖父陈若霖所起,民国版《福建通志》载:“(陈若霖)方按狱楚北风雪中,成皇帝解所御玄狐马褂驰赐,家书同时至,遂以命名,小字曰楚恩。”陈若霖在风雪之中办案,道光皇帝解下身上所穿的玄狐马褂让人骑马送去赐给陈若霖,此时正好家中来信生了个男孩,于是陈若霖给孙子起名陈承裘,字楚恩。

  陈承裘的长子即是陈宝琛。螺洲陈氏至陈宝琛已是第十七世,他与胞弟陈宝瑨、陈宝璐先后考中了进士,另三个胞弟陈宝琦、陈宝瑨、陈宝璜则考中了举人,时称“六子科甲”,显耀榕垣。而陈宝琛则成为其中最为显赫的人物。

  末代帝师

  陈宝琛自幼才华横溢,13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翰林院侍讲、右春坊右庶子、江西学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会办南洋大臣等职。

  自入翰林院后,陈宝琛与左春坊左庶子张之洞、侍讲张佩伦、宗室侍郎宝廷有密切交往,他们被人称为“枢密四谏官”,时号清流。而陈宝琛因为直言敢谏,被视为清流党魁,深受宠信。

  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突袭闽江,马江海战爆发,中方海军全军覆没,唐炯与徐延旭皆被革职定为斩监候。然二人罪名未定之前,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代为求情,此事激怒慈禧太后,追加举荐人之责,而陈宝琛遭部议,因保举唐炯、徐廷旭失当,受降五级,从此回乡近二十五年。

  1908年一二月间,一向以办事沉稳、老成持重著称的两广总督张人骏,在40天内连续两次上折奏本,请求将陈宝琛重新启用、破格提拔。

  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因病驾崩。15日,74岁的慈禧太后也撒手西去。至此,阻碍陈宝琛复出的顽固势力已不复存在。1909年4月29日,在张人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奕劻、世续、张之洞、鹿传霖、那桐代表刚登基不久的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陈宝琛,著开复降调处分。钦此。”陈宝琛奉旨进京担任礼学馆总裁。

  1911年7月11日,清廷下谕,取消了之前补授陈宝琛为山西巡抚的任命,派他和陆润庠入毓庆宫“授皇帝读”,充任6岁的小皇帝溥仪的老师,并先后赐紫禁城骑马、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

  作为一名帝师,陈宝琛不但教溥仪读书识字,还竭尽心智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地将他一步一步向人君的道路引导。每天除读经书念圣训之外,陈宝琛还常给溥仪讲历代帝王为政得失的故事,时时勉励溥仪好好读书,发奋有为。

  据说当时年幼的小溥仪对诗书全才的陈宝琛相当崇拜,人生中第一首“御制诗”就是8岁那年为陈师傅祝寿而写:“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长生不老。”

  溥仪退位之后,陈宝琛也不离不弃。1925年溥仪逃至天津,陈宝琛亦移居天津随侍。1931年溥仪被日本侵略者诱至东北充当伪满傀儡,次年陈宝琛也跟踪而去,但当溥仪任伪满洲国皇帝并邀陈宝琛任职之时,陈宝琛则断然拒绝。此后他一直寓居北京,1935年去世。溥仪赐予他与李鸿章一样的“文忠”谥号及“太子太师”觐赠。

  许多年之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起陈宝琛还说:“在我身边的遗老中,他是最沉稳、谨慎的一个。”“他是最忠实于我,最忠实于大清的……他是我唯一的智囊。”“陈师傅是个性情和蔼、为人处世圆满、富于忍耐性的人。”

  兴学育人

  末代帝师的身份,无疑是陈宝琛人生中最耀眼的一个标签。而另一个不能不提的标签,是福建近代教育的主要奠基人。

  陈宝琛重视教育,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光绪八年(1882年),陈宝琛简放江西乡试正考官。任上,他“玉尺平持”、试士严明,为朝廷严格选拔人才;后提督江西学政,主持全省教育。光绪九年,陈宝琛主持南康科考,过白鹿洞书院,目击衰败而忧戚惨恻,于是筹措经费,修葺书院。

  陈宝琛认为,书院乃“学校中之最尊贵者”,是“经明行修之区,而非图利者也”;书院学子首要“明经传”、辨“义利”。他慎选书院山长,延请名儒谢章铤(1820-1903,字枚如,号江田生)掌教白鹿洞书院,使申明为学大旨,使学生知“所以为学,所以为人”。

  被降职闲放家乡期间,陈宝琛更是倾力学术与教育,“倡办学务,达二十余年,福建知名之士,多出其门下”。他首开福建新式教育先河,惠泽八闽大地乃至晚清社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宝琛参与创办苍霞精舍,这是福建最早开办的新式普通教育学堂。翌年八月,又与陈璧、刘学恂等创设福州东文学堂(后改组扩充为全闽师范学堂)。学堂以教授日文为主,兼习汉文。同年,秉铎鳌峰书院,出任山长,“以经史时务分课,士之髦秀者,皆乐育焉”。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何成浩赠《广雅丛书》予鳌峰书院,又捐金购置书籍、仪器等,立算学斋,陈宝琛作诗鸣谢,有句曰:“大营精庐署广雅,建局亦揽东南良。”次年,他辞去鳌峰书院山长职,出任文学堂主理总董(校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先后颁布“壬寅学制”“癸卯学制”,谕令各省兴办学校,省城书院均改为大学堂。陈宝琛“具有开放思想和顺应时代潮流的目光,热心教育改革,主张‘世急变,非兴学育才无以相济也’”,为传统书院改革不遗余力,积极推进教育近代化。

  当时福州正谊书院与凤池书院合并改为全闽大学堂(福建省最早的公立学堂),陈宝琛就任学堂监督。开办后数年间,“除临时商请政府酌拨外,其余均由总教习叶在琦及监督、前内阁学士陈宝琛私人筹募”。

  光绪三十年(1904年),当局将鳌峰书院改为校士馆,聘请陈宝琛为总教习。翌年,福州成立福建闽省学会(后更名为教育总会),陈宝琛被推举为会长。他领导学会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设立宣讲所,推广普及教育;创建教育讲习科、法政讲习科以开展职业教育等,为福建近代教育作出开拓性贡献。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宝琛帮助其妻王眉寿创办“福州乌石山女塾”。翌年,又在全闽师范学堂中创设女子师范传习所,由王眉寿任监督。后又开设蚕桑女学堂、福建女子职业学堂(后改称福建女子师范学校)等,开创福建近代女子教育先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闽师范学堂升级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这是福建第一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陈宝琛特集《论语》《礼记》句,撰联“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作为办学宗旨,还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行政管理制度。

  同时,陈宝琛亲撰《全闽师范学堂校歌》曰:“海阔天空,闽山第一峰。黉舍玲珑,俯瞰全闽中。莘莘学子,重任在其躬。看他日教育救国,万口同归功。”对学堂寄予厚望。至宣统年间,该学堂成为福州规模最大、机构完备、办事效率较高的新型学校。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发展成为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也是福建省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开创了福建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第2122期

(全文共3883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