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的流花溪公园。
城里三山古越都,满眼皆是绿荫蔽。乔木不少于15亿棵、竹子不少于2亿棵,“福州绿”可满足6.2亿人口吸氧,生活在福州,就像身在巨型氧吧中。
这里是中国最“绿”城市之一,森林覆盖率为58.5%,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这里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5%,优良天数达到356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位。
“有福之州、森林之旅”已成为福州城市的又一张新名片,也是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的生动注脚之一。
市民在温泉公园的树荫下健身休闲。
“福州绿”
森林蓄积量5100万立方米
2014年8月20日,福州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城区的绿化以公园建设为重点,包括新建298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建成兼具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康体健身功能的生态山体公园15个,使得中心城区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91.9%提升到93.81%。
福州还以绿道“穿针引线”,串联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人文资源,构建起“沿江、沿河、环湖、达山、通公园”的“绿道链”,建成金牛山森林步道、福山郊野公园步道等山体绿道12条,成为市民的“绿色福道”。
此外,随着国土绿化的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森林蓄积量由2017年的3862万立方米增至目前的5100万立方米。
福州市林业局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远期(2021-2025年)建设任务》要求,将指导闽侯县、永泰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县级),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指导闽侯县建设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新建古树微公园,开展常态化古树名木保护巡查工作,积极推荐参评第三批福建省最美古树群,持续推进福州森林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建设国际化幸福之城作出新贡献。
孩童在左海公园的树荫下玩耍。
森林旅游目的地 游玩一年不重样
如今,福州不仅以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滨海森林公园等多样化生态环境为基础,搭建起“一核两带,多廊多园”的城市森林生态格局,还基本形成以森林体验、森林康养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全市现有森林旅游目的地365处,“闽都文化、森林康养”旅游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福州市林业局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大规模的绿化,市民的感受是城市森林更多了,休闲游憩场所也更多了,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绿色生态廊道等。人们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类型不同,在距离较近的公园绿地开展日常性游憩活动,如邻里间的社交、锻炼、散步等,也可以在郊区森林开展登山、徒步、骑游、野营、垂钓、观光、采摘等活动,游玩一年不重样。
近年来,福州相继斩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福州也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会中心城市之一。
南迁至闽江河口湿地的候鸟。
金牛山福道绿意盎然。
闽江河口湿地 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这两天气温下降,大量候鸟南迁,来到闽江河口湿地。
在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拥有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闽江河口湿地恰好就在这条通道上。由闽江串起的海、陆生态过程,造就了一系列独特的湿地和近海类型栖息地,被认为是北半球同纬度近海海洋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2002年4月,福建开启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卫战”。21年久久为功,闽江河口湿地从“濒危”到“重生”。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先后荣膺“中国中华凤头燕鸥之乡”“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等称号,入选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今年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有河口水域、潮间带沙滩、红树林沼泽等7种湿地类型。保护区内有典型的亚热带河口感潮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迁徙水鸟的一个重要越冬地和繁殖区,分布有“闽江湿地三宝”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被誉为鸟的天堂。
21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退塘还湿、河道综合整治、海漂垃圾治理、恢复植被多样性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让这里重新成为候鸟的“天堂”。据悉,闽江河口湿地累计记录到鸟类313种,常年分布和越冬的水鸟数量超过5万只。
闽江河口湿地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开展项目合作,编制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计划;创建湿地科研监测平台及水鸟活动网络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已发现鸟类266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80.4%,其中水鸟152种,占福建省总水鸟种数的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