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399期 >> A02版 今日关注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线上线下结合 侯官论坛举行 广告 责编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记者 徐文宇

2023.11.21

  在第二届侯官论坛上,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代表围绕“传承侯官文化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福建篇章”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记者摘录的部分嘉宾的发言内容。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因为我是侯官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

  “我出生于福州闽侯县祥谦镇,长期从事医学研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受邀参加第二届侯官论坛,我欣然应允,因为我是侯官人。”

  林东昕表示,他曾在闽侯二中上学。闽侯二中的前身是“陶南书院”,它的创办者就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创办者——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因此,到福建师范大学来,他感到格外亲切。

  福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他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林东昕说,他在家乡度过的青春时光,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是他珍藏在心底的宝贵财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熏陶,对他一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在国外留学和访学,还是在北京和广州等地工作,他对家乡始终怀着一份特殊的眷恋和思念,始终感受到家乡侯官文化的滋养和影响。

  “本届论坛的举办,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并弘扬侯官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创新创造、实干担当等宝贵精神,进一步扩大福建在经济发展、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林东昕说。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更多西方人该来东方看看”

  福建首位外籍永久居民、“中国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

  “我第一次了解福州古老的侯官文化,是在见到‘林则徐’的时候,我还和他一起吃了饭!”

  潘维廉语出惊人,然后他解释,他说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林则徐》中扮演林则徐的演员,而他当时扮演的是乔治·懿律。

  在林则徐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家中,他与林则徐的后人进行了交谈。当时对方已经十分年迈,甚至无法从床上起身,他为打扰而感到抱歉。

  潘维廉说,他认为这位林则徐后人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当时在床上礼貌地问好,并为自己不能起身奉茶而致歉。潘维廉被深深地感动了,但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中国历史英雄之一的后代。

  潘维廉认为,侯官能够孕育出林则徐、严复这样的开拓者,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毕竟,至少在5000年前,侯官人就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侯官之所以能孕育出如此伟大的人物,主要是因为侯官重视文化和教育,侯官也因此被誉为“海滨邹鲁”。恐怕很难找出在哪个领域“侯官文化”没有造福于中国和世界。而且,福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枢纽,他相信侯官的未来将比它辉煌的过去更加灿烂。

  潘维廉期待更多地了解并与世界分享侯官文化,“以前有‘严复西游’,现在是更多的西方人该来东方看看的时候了。”潘维廉说。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侯官是精神层面的标志性符号”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副教授陈瑜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侯官’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标志性符号。”陈瑜表示,侯官文化蕴含胸怀天下、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黜伪崇真、求是尚实的科学实践精神,中西汇通、艰苦钻研的严谨治学精神,勇于破旧、开拓进取的创新创造精神,脚踏实地、敢想敢为的实干担当精神。

  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由其精神内核决定。文化精神内核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决定了人以何种形式投入时代变革,这正是文化的时代价值所在。

  陈瑜认为,福州大学城有福建省内最集中的科教资源与科技创新力量,落地13所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20余万专业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侯官文化在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挖掘侯官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广大师生及科创人才对区域文化的历史认同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新时代,大力弘扬侯官文化,充分认知侯官文化及其精神在当代的整体性价值引领作用,可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福建方案、福建智慧、福建力量。

  

  院士专家和高校师生探讨侯官文化

  

  弘扬侯官文化 青春筑梦再出发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22级本科生谢彦

  谢彦认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侯官精英辈出,他们怀抱着“吾奋吾力,合群图强”的社会理想,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引领一代风气之先。

  正因如此,“侯官”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是升华为精神层面的文化标识,潜移默化在侯官人的骨血之中。无数侯官青年追寻着先贤的脚步,在新的起跑线上筑梦远航。

  晚清时期,侯官先贤倡导“新学”,新式学堂遍地生根,让侯官成为优秀人才成长的沃土。116年前,陈宝琛先生带着“莘莘学子,重任在其躬。看他日教育救国,万口同归功”的殷切期盼,创立了福建师大前身校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开福建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福建师大走过的百载春秋,正是中华民族寻求教育兴国的生动写照。

(全文共1990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