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575期 >> A05版 关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9位领军“大咖”纵论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电信:匠心守护 保障通信无忧 责编

院士专家行(论坛)举行


9位领军“大咖”纵论数字经济发展


记者 肖远强 郑瑞洋 原浩

2024.05.24

  

  9位领军“大咖”纵论数字经济发展

  

  院士专家行(论坛)举行。

  昨晚,作为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特色活动之一的院士专家行(论坛)在福州中庚聚龙酒店举行。

  论坛聚焦“新要素环境下的数字经济发展”这一主题。9位数字经济方面的领军“大咖”共聚一堂,深入剖析在新技术、新政策、新市场等多重新要素的影响下,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和机器人共存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未来世界”

  “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它的能力有可能超过人类,人和机器人共存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未来世界。”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介绍了自己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大数据共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看法。

  “我们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农具结合,用遥感查看病虫害等问题,再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打造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与汽车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结合,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处理,可以打造自动驾驶系统;与路面监控摄像头结合,可以打造自动检测系统,进一步保障公共安全。”李德仁说,数字技术在人工智能的管理下,将形成新的生产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和引擎。其中,互联网能激活沉睡的数据,产生叠加效应;大数据可以作用于不同场景、不同领域、不同主体,实现倍增效应;人工智能基于海量数据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可以产生指数效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研究员黄殿中说。

  黄殿中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千行百业,即万物皆有可能。他举了两个具体案例。一是智能养殖。福建大黄鱼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其中离不开智能养殖。渔民可以实现“手机养鱼”,包括通过手机控制网箱翻转、养殖过程的生态管理以及海洋灾害预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智能医疗。四肢瘫痪长达14年的杨先生去年10月接受了植入手术,这是我国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植入手术。目前杨先生通过意念控制手套外骨骼,部分恢复抓握功能,平均能在十秒内把水瓶或者物件拿到指定的位置。

  “我们处在新的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过去纯粹的数据活了起来,给数据释放带来了无限可能。那么,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又如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新质生产力?针对这些问题,院士专家进行了深入交谈。

  “我们处在新的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童庆禧认为,数据要素价值要转化为经济价值,如无人驾驶、无人仓库等新业态。他举了一个“AI找矿”的案例——国外一家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量读取分析地球卫星拍摄的地质图片、全球地震波数据等,重新绘制了一张全球地壳矿藏分布图,最终在赞比亚找到一个巨型铜矿。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仁忠认为,通过人工智能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分析使用数据,能够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也能够支撑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经济的发展。

  “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我认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一对“兄弟”,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们,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原始数据资源化、资产化等方面,人工智能具有很大的作用,而数据要素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血液。”

(全文共1463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