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645期 >> A12版 作文园地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鼓岭上的清风 鼓岭上 最美的是什么? 一个承载着岁月与友谊的地方 探访鼓岭背后的 中美友谊故事 □闪闪金句 奇思妙想 责编


探访鼓岭背后的 中美友谊故事


福州市花园小学六年(4 )班 陈泓铭

2024.08.02

  提起鼓岭,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但在鼓岭深处的,还有一段中美人民结下深厚友谊的佳话。为何一座山岭会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鼓岭,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此次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它。

  柳杉根深,鼓岭绵绵。自从1904年一位外国医生发现鼓岭“宜夏”之后,陆续有许多外国人乘坐“兜子”即滑竿上山定居,其中就有随父母上山,当时还未满10个月的美国人加德纳。在这里,加德纳经常与中国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鼓岭的自然环境十分宜人,绿水青山,空气清新。加德纳回到美国后,依然对鼓岭念念不忘。在临终之际,加德纳仍不断向妻子念叨着:“KuLiang,KuLiang,KuLiang!”

  1992年,时任福州市市委书记的习爷爷在读报时了解到加德纳的遗愿,便诚挚邀请加德纳夫人来到鼓岭,以实现加德纳未竟的遗愿,并赠送了一对脱胎漆器作为礼物。这件礼物承载着习爷爷对中美友谊美好的期许。

  其实,在鼓岭这座古老的国际社区内,除了加德纳一家人,还曾经居住过包括教师、学者、医生和护士等身份的许许多多外国人。他们在福州的教育和医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贡献,使中美友谊更上一层楼。

  而鼓岭,不仅是连接中美友谊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福州的窗口。它承载着中美两国人民如千年柳杉般茁壮成长、生生不息的友谊,是福州的骄傲!“鼓岭故事”还在继续,它作为中美友谊的象征,激励着未来的世代继续书写更多的友谊篇章。

  指导教师 徐靖阳:这篇作文中,小作者抓住主题,通过具体的故事来传达中美友谊的历史和意义,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美友谊的温暖和力量。

  林若菡/图叶诚/摄

(全文共702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