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664期 >> A03版 消费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在拼多多卖火无花果 他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责编


在拼多多卖火无花果 他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江海 吴川

2024.08.21

  

  在拼多多卖火无花果 他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无花果成熟了,熊亚军在基地摘果子。

  

  在拼多多卖火无花果 他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熊亚军的无花果登上了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

  已知有20枚无花果和1个冰袋,要放入一个长24厘米、宽18厘米、高14厘米的泡沫箱,如何才能让每颗无花果都被有效支撑,且包材成本最低?

  这是让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永丰村人熊亚军记忆深刻的一道应用题,在入驻拼多多的第一年,就摆在了他面前。

  虽然不擅长数学、没学过建模,但熊亚军反复设计、修改,方案进入第四轮时,他的店铺售后改善了10%以上。

  熊亚军并非学霸,但对生活有自己的巧思和坚持。花了三年时间学会种无花果,又花了六年时间学做拼多多,他逐渐从村里的“小透明”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眼下正值收获季,他每天能在线上销出约1万斤无花果,附近6个大基地都为他供货,覆盖农户100多户。

  “我的工位没水没电”

  “我们祖祖辈辈以地为生,以地养人,种地能有多难?”2015年下半年,熊亚军决定承包村里那10亩地时,对无花果并不了解,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想翻盘的决心。

  那时的一年前,想做生意的熊亚军把打工、摆摊四五年积攒的“老婆本”做了人生第一次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彼时,距离成都不远的四川内江正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熊亚军看到电视上说,行情好时,一斤无花果能卖20元,是普通柑子的十倍,“那可不是在地里捡黄金?”

  看得见的“钱景”,让熊亚军斗志昂扬。为了照顾10亩无花果,他独自在山林间搭建了“工位”——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铁皮棚子,冬冻夏晒,没水没电。

  因为,无花果是一种“离不开人”的植物,特别依赖人的照顾。比如,一片种过它的土地,必须得晾晒两三年,再深翻、消毒,否则,别想再种它。

  小小无花果,竟要如此用心,这确实让打小就干农活的熊亚军始料未及。从一棵树长多高、多宽,和“左邻右舍”保持多少“社交距离”,到每棵树留几条枝、每条枝留几个芽,这些都有细致的讲究。浇水、施肥、喷药,更是马虎不得。等到果子成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无花果每年的采收期长达5个月,几乎整个下半年,熊亚军每隔几天就要上个抢收的夜班。

  其间,还不时有工伤发生。无花果折断的梗、叶都会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汁液,容易诱发光敏皮炎,不仅让人短时间内无法工作,还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记。而这样的白色“功勋章”,熊亚军手上有不少。为了种好无花果,初春抹芽、盛夏防虫、立秋摘果、深冬翻耕,他半年瘦了30多斤,全身黑得发亮。后来在拼多多上把无花果卖火后,有人问他凭什么,他说:“你只知无花果的甜,而我受过它的苦。”

  

  在拼多多卖火无花果 他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电商平台在助力小众水果出圈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可以不懂运营,但不能不懂货

  8月5日凌晨两点,永丰村的几位农户轻手轻脚起床,出门摘果。自打无花果7月开始收获,他们几乎每天披星戴月,且要一直忙活到上午10点。

  分拣、套袋、装筐……中午时分,新鲜的无花果统一装车,拉到仓库,然后再分装、封箱,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熊亚军合作的无花果生产基地,在成都,类似的基地还有5个,总共每天要为他供应约1万斤果子。

  时间回到2018年,熊亚军种无花果的第三年,论种植已进入“决赛圈”,但卖果子,他还没找到赛道。档口的商贩压起价来总是“气势汹汹”,这种憋屈把他推向了线上。

  彼时,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在江浙沪地区已经流行。但很快,凭借逐渐优化的物流条件以及富饶的物产,云贵川等地的农村电商开始后来居上。

  在拼多多开店后,从农人变为农商的熊老板看着订单量噌噌上涨,非常欣喜。用一个字来形容心情,那就是“爽”,因为终于不用被商贩“看人下菜”了。

  论电商运营,熊亚军虽然懂一点,但不多。幸好,拼多多推出智能化推广工具,蹚平了小白和专家之间的运营天堑。

  过去,大农户和龙头企业可以通过立体化的流通方式接触到丰富的市场资源,但中小农户不能。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全国大市场的大门。同时,平台推出的诸多交易和服务创新也使得农货上行的核心要素从传统电商平台强调的“运营技巧”转变成“货源优势”。谁能掌控好货源,谁就掌握了农产品上行的命门。

  被电商重启的生活

  如果懂货是块敲门砖,那么,售后环节的精耕细作让熊亚军的无花果电商真正成了一门好生意。为减少果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他把自己熬成了半个包装设计专家。目前使用的泡沫包装箱,20枚果子颗颗独立,有立柱承托,还配备了放置冰袋的冰隔层。

  “我们在拼多多上的售后能控制在3%至5%以内,这个包装箱功不可没。”熊亚军说,整个包装方案很快就在线上流传开了。

  除了包装,熊亚军又陆续在更多环节增加了自己的“巧思”。很快,他先是卖光了自己10亩地的无花果,接着,合作的基地又从1个拓展至6个。

  这种拓展并非易事。无花果很有个性,一旦遇上自己喜欢的天气,会集中批量成熟,产量突然放大。面对这种考验,熊亚军需要根据产地的情况预判产量,再与平台小二沟通,提前制定运营策略。

  过去,当地果农大多通过线下销售无花果,不仅价格被压得狠,果子还不一定能销出去。近几年,熊亚军承诺以高出市场价2元/斤的价格收购,“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兜底,帮大家稳住价格,打开销路”。在无花果大量成熟的季节,村民每天能增收200元至400元。村民看熊亚军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娃儿有出息”。

  与熊亚军合作的无花果基地,不少员工也成了受益者。她们大多是宝妈,在照顾老人、孩子之余到基地帮忙,不必外出打工也能获得每月五六千元的薪水。

  而今,熊亚军的家人们陆续返乡,不再四处打工。姐姐在拼多多上开了店;闲不住的父亲在地里种了草莓,每当丰收,都会找儿子帮忙网销。而他自己在学习无花果种植技术的过程中,也收获了珍贵的爱情。

  现在,准备成家的熊亚军正力争让无花果生意再上一层楼,为此他积极考察云南的无花果基地。“在拼多多等平台的助力下,无花果已不像过去那么小众,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熊亚军说,四川的无花果季12月就结束了,供不上冬天的市场,“所以,云南,我来了。”

(全文共2520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