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  >> 第15841期 >> A07版 兰花圃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哪吒与梁文峰 龙门题刻:海崖上的千古之谜 台山列岛纪行 责编

■履痕觅芳


台山列岛纪行


吴道锷

2025.02.22

  岛屿,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扑朔迷离的。曾经与大陆紧紧相连、如今因海水相隔的海岛,在我的想象中,一直与安静有关,与纯朴有关。

  台山列岛,与我的距离又近又远,这个福建省距离大陆最远且有人居住的列岛,离我居住的城市仅仅3个小时的旅程,然而却一直没有接近过她。

  夏天的一个周末,我们一行从宁德驱车赶往霞浦三沙码头,登上了前往台山列岛的渔政船。18节航速的船只很快就将我们带到了东海,天高气爽,临窗远眺,海天一色,不时可见海鸥飞翔。穿行在湛蓝的海上,欣赏那种流动而清新的美对于终日蛰居于城市的人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奢望。

  船过嵛山岛不久,在长长的鸣笛声后,星仔岛上惊起一群群海鸟。这座无居民海岛,现在成了黑尾鸥、黑枕燕鸥等海洋性鸟类的繁殖地。要不是途经船舶的发动机声、鸣笛声,这里的鸟儿已经习惯了与涛声相伴、从容相守。

  到了,到了!顺着大家的叫声,疾驰的船外,一块硕大高耸的礁石映入眼帘,这便是西台岛最为特色的风景了:雨伞礁。她一面连接西台岛,三面入海,状若伞状打开,被称为“海上一绝”。而从侧面观看,雨伞礁则像是一个巨大的烟斗。登上西台岛,从岛上后观雨伞礁,它又变成了千年海龟,高昂的头,硕大的身躯,还有那短小的尾巴,活脱脱一只正欲入海的巨龟。在西台岛的南面,有个状似犀牛的礁石,人称犀牛礁,大潮时靠近犀牛礁,“咕噜咕噜”的声音便不绝于耳。老人们说,那是巨犀在吞饮海水,防止它涨得太高,危害岛上百姓。

  相传六百年前,台山是个频发海啸、时有暴雨的多灾之地。仙居太姥山的太姥娘娘得知此事后,大动恻隐之心。为解百姓危难,她毅然将自己喜爱的“七彩镇邪宝伞”抛降至台山岛入口地方,并召来水兽巨犀与宝伞一南一北为该岛挡风驱雨镇水魔。

  台山列岛由西台、东台、南船屿、南屿等15个岛屿及22个礁石组成。15个岛屿中西台岛最大,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东台岛次之。这是15个岛屿中有人居住的两个岛。东台与西台岛之间的西南面入口处,横亘着列岛中的第三大岛──南船屿,海拔65.9米。其他的岛屿和礁石则散落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的东海上。

  雨伞礁、犀牛礁、一线天、千堆雪……在东海之西,安静的台山列岛尽显大自然的造化之美。难怪,有许许多多的驴友,不远千里万里,不顾海上颠簸,也要一睹她的容颜!

  纯朴的台山又是大方的,台山列岛是天然厚壳贻贝附着地,蕴藏量有数万吨以上,这些天然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海里还盛产各类鱼虾,龙虾、黄螺、石斑、真鲷;岛上的野生紫菜也是相当珍贵的物种。大自然的馈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台山人。

  正是淡菜收获季节,清晨5时多,老刘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虽然儿子一家搬到福鼎市区生活好几年了,老刘一年中仍有8个月都生活在岛上。“他离不开这个岛。”也许,对于台山岛的感情,只有生活在这里数十年的老刘自己才会体会。

  可谁又能说,日升月沉、潮起潮落的日子,守候着海岛的那份安静与纯朴,不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呢?

  

  台山列岛纪行

  

  扫码可看更多文章

(全文共1258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