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州晚报·海外版  >> 第924期 >> 007版 闽都文化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适中  缩小
琯头荻芦岛与郑和七下西洋 民谣里的闽都记忆 编辑

史林折枝


琯头荻芦岛与郑和七下西洋


张振英

2022.11.28

  

  琯头荻芦岛与郑和七下西洋

  

  福斗寺鸟瞰。

  

  琯头荻芦岛与郑和七下西洋

  

  福斗寺。

  闽江出海处,有座岛屿,名叫粗芦岛,史称荻芦岛。这座岛屿的西南面,正对着闽江来水的小山包上,坐落着一座寺院,俗称熨斗寺。寺前的岸边就是“南海神坛”遗址,明代内官郑和曾在这里设坛祭神。

  连江琯头辖区内的闽江口有三岛,除了荻芦岛外,还有壶江、川石两座岛屿,其中获芦岛最大。乾隆版《连江县志》记载:“……福斗山,俗称熨斗。永乐七年,内官郑和以钦命往西洋,筑坛于此,祀南海神。”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28年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每次出行,虽然使命略有不同,但中国国内行走的航线,却比较固定,从江苏南京出发,在苏州太仓刘家港集结,中途停泊福州后,一路直走“西洋”。郑和船队所以选择福州为中转点,原因有三:其一,船队行程已有一段时间,进入闽东南海区后,海湾多、海况杂,船队无法成队列行进,必须在闽江口停泊,以重整船队;其二,离开闽江口后,船队一路行走“西洋”,中途再无停靠,必须在这里补充给养,以备穿越南海之需;其三,等待最佳海况,“伺风开洋”。郑和船队到达福州后,大多数进入五虎门,停泊在长乐的太平港,只有部分先遣队,就近停靠在荻芦岛的定岐至塘下间的海湾内。这里是闽江出海的咽喉要道,海况复杂,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商船,大多选择在这里“伺风”。因此,当地的老船工,最熟悉南北海况,具有丰富的当地海航经验。

  明永乐七年(1409年),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间是9月,正是连江民谣说的“霜降没雷,重阳没台”的季节。这次,郑和船队在福州泊地“伺风”时,探听到的消息是,南海的海面上,台风频频。船队停泊迟迟“伺”不到“风”,无法继续前行,时间一长,郑和不免焦急。

  当时,荻芦岛郑和船队停泊的地方,就在福斗寺边。寺的前殿,供奉着妈祖娘娘。因为妈祖娘娘是海航的护佑之神,常年航行在这条航线上的福建船只,无论是南北过往的,还是进出福州府城的,遇上恶劣的海况,都会在这里“伺风”。其间,往往上岸入寺,在妈祖娘娘殿前焚香祭拜,以求顺风顺水。听说灵验,郑和随从人员便建议上岛祭祀。但历史上,官方有航行南海的,祭拜的都是南海神。南海神的神庙是在广州的黄浦区庙头村;但船队一旦离开福州泊点,再也没有其它的停泊点,而是直走西洋。因此,郑和在福斗寺祭好妈祖后,便在寺前的海边筑建神坛,以祭祀南海神。这就是方志上所载的“南海神坛”的来由。

  因为郑和船队选用的船只都是“福船”。福船吃水深,便于远航。为保证南去安全,在荻芦岛“伺风”期间,郑和还在当地征召熟悉南面海况的兵士,共有30名,领头的叫唐计。据荻芦定岐唐氏族谱记载:“昭信校尉,讳计,字嘉谋,兴公长子也,大明……从汤将军自江西至闽,功成,受赏授昭信校尉,世袭中卫右所百户,讬居闽省东门,嗣从郑和下西洋,功著青史,唐氏之族于是始基矣。”

  唐计,江西临川长宁乡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加入汤和“舟军”,参加鄱阳湖等战役;元至正二十八年(1367年)随征南将军汤和“舟军”攻打福州,立有战功,被赏授“昭信校尉”,并“世袭中卫右所百户”。此后,住屯连江,带着家人,择取有福州东面门户之称的荻芦岛,“讬居”定岐村。

  郑和下西洋的航船,虽称商船,船上装的是商品,但驾船的守护人员,却是水军官兵,个个能征善战,以保证遇“敌”能战,战之能胜。唐计18岁从军,跟汤和水军从江西打到福州,饱经战事,又长期屯守荻芦门,深谙东南水性,熟悉“福船”特性,有较强的“福船”驾驭能力。身为昭信校尉,食君之禄,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唐计自然义不容辞。

  但是,离开荻芦,离开家人,随船队出行西洋,直至郑和1433年七下西洋结束,唐计却始终没有回到荻芦岛。当时,唐计膝下并无子嗣,族亲有传,说他是在一场战斗中殉职的。郑和七下西洋,历经三场战斗:第一场是制服海盗刘祖义的战斗;第二场是锡兰国的战斗;第三场是郑和与苏干刺的战斗。可唐计到底殉职哪一场,一直找不到记载的文字。因此,定岐唐氏族谱中,也只能用“功著青史”来表达对先辈义举的敬颂。

(全文共1690字)
分享到: